如今的汉正街已经处于垂死的边缘,感觉非常的伤感。他们没能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做好应有的准备,反而像赌博一样,指望翻身,结果影子银行和各种信贷,成了悲剧故事的推手,一个个负债累累,一个个曾经风光无限的老板,如今却四处躲债。每次听到很多汉正街老板跑路的故事都禁不住让人黯然泪下。
汉口北是政策导向的改良汉正街的手段之一,而这却加速了汉正街的死亡,汉正街旧有的生产地就是批发地的模式,依靠码头和廉价的棒棒们的苦劳,一直将生产销售转运控制在一个非常低廉的水平,从而保证了竞争力。而迁移工厂和批发地去汉口北,一下就把这个优势撕裂了。汉口北未发展起来,汉正街就已经奄奄一息。
或许汉正街模式终究会走到尽头,只是他来的早了那么一点。
我记得儿时,我母亲做批发生意来武汉的时候,那时候汉产服装的口碑是响当当的(虽没有什么品牌,但是质量杠杠的),令人可惜的是,在快销服装,品牌塑造的时代来临时,汉产服装几乎完全落后了。上海是这轮改革的赢家。武汉确实绝对的输家,自后连帮人加工的活都没得做了。
汉正街那些辛苦挑夫的影子见见看不到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