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奉献去拥抱她”
——泰戈尔
《生门》
12月16日上映
影片类型:纪录片
什么叫“生门”?女人生孩子的地方。什么叫“生门”?社会方方面面能让一个生命诞生的全部环节,从准母亲,从准父亲,从产科医生到产科护士,从产妇的父兄亲属到每一张真切的人民币!从每一道抢救手术的关键时刻,到分娩室里外的人情冷暖。
什么叫“生门”?这一瞬间的拼死努力、高超医术、满满的爱,和对于生命的敬畏。一部来自远离电影界的中国电影,一个国人并不熟悉的电视台编导拍摄的真实大电影,《生门》一出现就抓住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女人怎么生孩子?
生孩子到底有多痛?
疼痛等级达几颗星?
《生门》就是一个独立的产妇在家人和医生帮助下完成自己和胎儿以及一个家庭价值实现的过程。影片主题所以新颖正在于此,而它竟然开始于能不能够得到家庭和医院(环境)的帮助。不要以为耸人听闻,前者指的是家人能否提供钱,医院抢救需要钱。后者则是医生能否在整个医疗系统支撑下救死扶伤,钱不到,再高明的医生徒叹奈何!评论一般都会从对于生命的敬畏这个角度生发,但影片真正揭示的是生命在这个位置的艰难救助。
本质还是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就是当代生活命题。这个时代正从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中渐变出来,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我们人的属性是阶级属性,或者人性本身。而当代生活要求关注的是人和环境的关系,人不是独立单个的,人有与社会强联系和弱联系之分,人会有多助和寡助之分,人有支配环境和被环境支配之分,人有改变环境或者成为环境的牺牲者之分。
《生门》的可贵在于告诉在这当中人的努力就是这个社会环境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的证明,就是社会进步还是社会退步的证明,人在与环境关系中赢得胜利才是人性的真正光芒。
传统的电影讲述人战胜人,现代的电影讲述人战胜或者失败于环境。
《生门》用了三年时间,在武汉中南医院取得了四十位产妇与其家人的授权,采用镜头直击的手法,Z后选择编辑了其中四位早产儿产妇在医院里里外外的故事。没有明星,没有既成剧本,没有大投资,就凭对于一个生命从哪里来和怎样来的关注,影片反映了一个个体生命和他周遭环境的关系,这个环境就包括了他出身的家庭,他辗转经过的医院,他被生产(过程经历抢救当中的种种困难与惊险)的医护人员,他还在娘胎里的外面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医院的治病机制,等等。
一个无比现实的环境,一个不再将传统的救死扶伤理念放在第一的环境(如果你没有钱就要调低你对于迎接生命的“期望值”),一个等待着你的、需要你将来成为强者的环境。幸运的是,这个环境在当代中国不失人性的温暖和医生的职业神圣,不失九死一生、死里逃生的奇迹发生。
我们以此感谢上苍,感谢大地,感谢所有帮助一个生命终于走出“生门”的人们。说一句煽情的话,影片的开场白是泰戈尔的一句诗:“上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用奉献去拥抱她。
《生门》以生猛写实的画面展示生命Z初的状态,让观者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社会。
《生门》将于12月16日影院上映,去回望,去触动,正如影片题旨所说“我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离开,但应该知道从何而来”。
相信观影结束后,你会想要给妈妈打个电话~
推荐观影理由:
其一是目瞪口呆,仿佛整个身体遭遇一次重击,内心精神底线被深深撞击。影片记录(不是描述)早产孕妇(真名实姓)要保留子宫还是避免生命危险的刹那画面,只有在分娩室的直击面前你才会体验出什么叫“险象环生”“命悬一线”,而面对优生科已经宣判问题的胎儿生还是不生,所有人站在不同的伦理角度的纠结,也让你大脑崩溃。
其二是泪如泉涌,生命何其神圣,生产过程何其神圣,母亲、亲人、医生、医务工作者那份真情何其让人动容。惊心动魄之际是止不住闪电回放,所有你见到的画面都无法从脑际抹去,然后你就任由泪水流出。
其三是观影中间没“尿点”,人们屏息抑气,观影之后则速速给母亲打电话:妈妈!(后面的话省略一百个字)这种商业片的节奏完全不是因为商业片的元素,这种“另类型片”的拍法也许一开始就非为稻粱谋,但却同样能够抓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