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幼儿园家长,但是也加了小学群了解小学的情况。Z近几天大家应该都有发现车站出现了很多学生卖报纸吧?说实话,现在都手机了,报纸很难卖,学生全靠刷那张天真无邪的脸来卖,顾客并不是有需求而买。我一直觉得,这种社会实践很不合时宜,今天在qq群里得知,必须卖报纸才能换取社会实践卡,卖报纸的钱还得捐出去,是捐本金+利润,不是只捐利润部分哦!那么问题来了,捐款是否落实到位?为什么本金也得捐出去?为什么做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换社会实践卡?这里面是否有利益链?
还有想提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与时俱进这四个字,社会发展到今天报社都要倒闭的地步,为什么社会实践卡只能是靠卖报纸这种十几年前的传统项目来换取?说句难听的,报纸是破坏森林破坏环境的,早就该被取代。为什么不能是帮快递员在小区送快递,帮保洁员做卫生,去流浪动物救助站做义工,帮小区园丁种树,去汉正街进一两元的玩具文具摆地摊,活动多种多样。凭照片和实践日记来换取社会实践卡,各种实践都可以,素质教育提倡实践和创新,但是实践却被固化为卖报纸捐款,不仅在实践内容上毫无创新,甚至与金钱挂钩,值得深思!
附上聊天截图,以及小区里面家长自发组织的四五岁小孩送快递的活动,启发一下大家的思路吧
幼儿园都能做到的,小学生更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