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开发领域
2010年4月17日,新国十条发布,全国限购大幕拉开
半年后,追加新国八条
房价下跌
2017年9月4日,湖北国资委要求国企暂停新增地产项目,老项目尽快出货
……
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开发领域
2010年4月17日,新国十条发布,全国限购大幕拉开
半年后,追加新国八条
房价下跌
2017年9月4日,湖北国资委要求国企暂停新增地产项目,老项目尽快出货
……
一缕江烟发表于 2017-09-05 21:16 他敢锁死我就敢断供
已经下手了就扛着,扛三年。
一缕江烟发表于 2017-09-05 21:52 不让卖可以,如果把别的渠道都堵死敢说断供的一大把
据传,boss认可的是回到2016年10月的价格,看各地的博弈了。一般来说,跌幅超过三成就会有人断供。
一缕江烟发表于 2017-09-05 22:01 意思就是先回调一点,在慢慢放一点慢慢玩
可能会有重磅、长影响期的打压政策出台。
一缕江烟发表于 2017-09-05 22:08 变现渠道应该不会关闭吧?
个人推测武汉可能跟进2年或5年限售政策,就看限售范围是否包括发布日之前的交易,是否包括二手房。另外首付也有提高的空间。
一缕江烟发表于 2017-09-05 22:08 变现渠道应该不会关闭吧?
行情不好时,房子特别不好变现。只要月供没问题,过两三年还会涨回来。除非地方财政来源有颠覆性变化,房价还是会涨。 武汉的调整周期可能比一线城市长一些。
短期有波动,长期还是看多。所谓长效机制,必须调整地方的财政收入结构,房产税、租售同权、集体用地公租房、共有产权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是赶一些趁房价上涨搭zf便车的人下车。 同时面临经济减速、地方负债率不能升高、广义税负已到极致等情况,除非国税调整分成比例,同时放慢基建和城市化进度,否则居民的居住支出压力不可能下降,就算降了,也必然转移到教育医疗等领域。。
三木君发表于 2017-09-06 01:07 不管是不是中介,我个人不希望再涨了。近两年在深圳,广州多,看到很多在南方打工的九零后对未来觉得没什么憧憬,很多都谈不上朋友,也谈不起,因为买不起房子。男的,女的单身都很多。这是房地产导致的悲哀!
从另外角度看,这也说明房价还未到长期拐点。没买房子不结婚,说明大家还是对买房抱有希望,觉得始终有一部分普通人能买得起。房价顶峰的情况应该是:普通人完全接受一辈子租房的宿命,能出得起独套房租不用跟人合租的,就是富裕人士。压根不会去幻想买房,就像一般人不会幻想能够正部级退休。(可能说得太刻薄,但等待大众的,恐怕就是如此情况)
谢谢您提出的问题。
我对北京的数据关注较多,2008,2011,2014,2017都是二手房出现过下跌的年份,每3年下跌一次。偶尔才关注一下武汉的情况,情况掌握得不全面,建议大家多提供数据。
在网上随便看到一个统计,未标注具体口径,不知是否准确。
另外,有时间的网友也可以查询整理一下国家统计局历次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房价格指数,有新房,也有二手房,二手房的统计口径发生过变化。一般情况二手房跟新房的涨跌是同步的,新房涨跌情况也可作为参考。当然实地看房获得的数据会更真实和准确,但需排除小区域差异,就像光谷,有时领涨,有时领跌。
重点关注过Z近一两年武汉的楼市行情,武汉这两年具备典型的二线城市特征,武汉的涨跌比一线城市慢半拍。
已经上涨一年多了,当前是政策敏感期,如果让我选择,我会观望到12月份再做决定。
居住成本过高的问题,涉及财税改革,2-3年解决不了。但牛市也有波动。
不知道您是否首套,准备买二手还是新房,即使现在不买买,也可以先实地跑跑、看看、感觉感觉,跟中介或销售建立联系,一单时机成熟,迅速下手。
不错的资产规模。
对普通百姓而言,挣钱不就是为了消费和积累资产? 不停积累资产的人生,也是精彩的。我们碰上了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积累资产的机会多一些;以后如果经济增速逐渐下滑,后辈们积累资产的机会可能会少一些。
哪一辈压力都不会小,有压力才有动力。
坦然承受压力,尽心养育下一代,同时也别亏待自己。
正常波动,应该不会崩盘。
特别是首套,首付不太够的,有时降一降就首付了;首付够的,降了也能多买几平米。
按照目前的补偿比例,拆迁对房价的影响应该就是一阵风的事,刮过就没了。
心态成熟!
话说买涨不买跌,真开始跌了,能果断下手也需要勇气!
房产投资变现周期长,交易成本高,收益的相当大部分来自于房贷带来的杠杆率。
什么周期看空呢?愿闻器详,谢谢!
有充足子弹储备的人儿,就是自信~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