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武汉的街头,总会看到一种会发光的气球,一闪一闪很是吸睛。小孩子喜欢,大孩子也喜欢,一时之间风靡大街小巷。
前天却被爆发生在南京的一场爆炸事故,主角就是这网红气球。
据南京相关媒体报道,就在本周一,当地就有人因此受伤。原来,当天晚上,王先生买了两个“闪光气球”送给身边的两位女性朋友。因为气球闪闪发光,在夜晚甚是漂亮,两位女士执意要带回家。于是,四个人带着气球上了出租车。随后,王先生的朋友随手点燃了一支烟……
意外就这样发生了,车内的4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炸伤。送往医院后,经医生的检查,因为爆炸前气球被抱在胸前,王先生的头面部、手部均被炸伤,整个脸直接破了相。其他三位患者的面部、手部也出现大量水泡和肿胀,画面十分惨烈。
从外观上看,这些气球表面上都粘有发光的LED灯带,下面还连有透明的塑料线,底部装有开关和电池,可以控制发光。据售卖的商贩介绍,这样的“闪光气球”他们卖25元一个。
氦气是一种惰性气体,比较安全。而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但在价格上氢气要比氦气便宜很多,所以有些商家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就会使用相对成本较低的氢气。
这次导致事故的气球本身就有电流经过,遇高温很容易出现电火花,安全系数很低,如果携带者身边恰好有人吸烟点火就极易引起爆炸。
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正在玩这些危险的“闪光气球”,千万要慎之又慎。尤其是给孩子购买时,一定要多考虑其潜在的安全隐患,将风险降到Z低。
一根烟的火星碎碎就能致使气球爆炸,玩过这款气球的朋友们是不是想想觉得有点后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跟“婴儿食品安全”相比, “玩具安全”一直都显的不那么重要,大多数家长觉得玩具只是拿着玩玩,不需要那么注意,“三无”产品质量没保证,但是很多家长给孩子买玩具时却忽视了这一点。
根据国家规定,在玩具和它的包装上,除了必须标明厂名厂址外,还要标明适用儿童年龄以及安全警示。可目前市场上很多玩具标注的使用年龄都不准确,有的根本没有标注。
就连一些大型商场或超市也存在类似问题,有些玩具的“安全警示”是外文标识,对于普通市民形成了辨别障碍。家长都说玩具是根据孩子的喜好来买的,不会考虑太多。
其实每年都有因玩具造成的儿童伤害事故发生,但消费者投诉玩具产品的案例却很少。
维权意识是一方面,安全意识缺乏才是Z主要的。
玩具的小零件儿童易吞食、有毛刺和边角的玩具又易划伤儿童的身体,这都是常见的玩具安全隐患,家长们还知道防范。
有些玩具的危害不是很明显,很多家长就忽视了。比如毛绒玩具绒毛易脱落,容易沾染灰尘、隐藏细菌,容易诱发湿疹、鼻炎以及哮喘等疾病。另外,毛绒玩具的填充物不规范带来的危害也很大。
比起这些有形的伤害,更可怕的是不良玩具带来的无形的精神污染。现在市场上还有很多“整人玩具”、“暴力玩具”和“恐怖玩具”,这类不良玩具给儿童带来的影响看不见、摸不着,所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吐着红信子的“蛇”,爬满人造“蛆虫”,被称为“流氓猪”的色情玩具……
市场上的玩具安全隐患令人担忧,玩具是小孩亲密的伙伴,充斥市场的“问题玩具”威胁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买玩具还真不能由着孩子。
现在制造商就是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尽卖一些吸引小孩的玩具,在给孩子选购玩具时,要仔细看玩具说明书上的安全警示,检查玩具是否有容易脱落及突出的尖锐部分。
选购塑料和毛绒布制玩具时Z好有“不易燃”的标签,注意玩具是否涂有伤害皮肤、眼睛的化学品。
各位家长get了吗?
本帖Z后由 麦芽海外购 于 2017-11-30 18:47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