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老工业基地的两个主城区,硚口和青山,确实有很多共同之处。 一个以央企钢厂为核心布局的产业链,一个市属国企扎堆的工业区,都经历过建国后的繁华,改革开放后的萧条,但如今垮的垮,被吞的被吞。二产落幕,三产赢弱,是现状。
就区位而言,都是从主城核心段由内延伸到郊区,都是相对狭长且独立的地形,青山北临天险长江,南临Z大城中湖东湖(中间隔着洪山区),东临郊区,只有西边与主城核心段相接;同样硚口北临张公提以及原王家墩机场,南临汉水,西接郊区,只有宝丰以东区域才接入主城核心段。相对独立的地形孕育了相对独立的文化,辩证的看,单论硚口区也可大致划分以宝丰、宗关为界划分为三个片区,三个小片区正是以张公提、汉西机场片为切割,形成大区域内不同形态意识以及相互认同的区别的小区域。
从人员结构看,青山上一二代人有大量外省举家资汉而来的产业工人,大家天南海北共聚一方,逐渐融入武汉当地,也同时产生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同样的硚口区早年也要大量武汉市郊和省里各地汇聚而来的产业工人,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就发展看,从早年布局可以看出外围区域就是作为工业区域,向内逐渐过渡为居住商业区域,并与主城核心段相连。随着市域版图扩大,工业区域需要转型,居住商业区域需要升级。但两区都存在历史包袱重,区域发展纵深窄,经济动能不足,人员结构老化单一等问题,限制发展。如今无论是青山联合招商蛇口,还是硚口搞的汉江湾,都是破题之举,但这仅仅还是老城发展Z初级的旧城改造中的Z初状态,远不是Z终解决之道。
就横向区域特点看,主城七区,江岸、江汉,武昌,有Z好的科教文卫基础配套,三产作为其支柱产业必然随武汉大势一同发展。汉阳有腹地也有后发优势,历史包袱现在基本以解决,背靠开发区作为其承接,潜力巨大。洪山区地域广博,虽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四处撒种,叫人看不懂,但是区内资源丰富,如果能整合好资源,理清发展方向,可塑性极强。两大开发区以及化工区,都有自己清晰的定位,作为武汉发展的动能自不多说。即使黄陂,蔡甸,江夏,东西湖,新洲,也是来势汹汹,发展腹地极大,定位清晰,发展方向明确,必然是日后大武汉的增长极。相较其他区的活力而言,硚口和青山其定位确实尴尬,相对硚口会好一些,毕竟有宝丰片区及汉正街的黄金宝地,但是目前拆迁难度大,利益纠葛复杂,而且区内发展不平衡严重,小区域特点差异性较大。但是机会也还是有,能否承接好核心段三产的外溢,连接好郊区;能否与其他区形成发展错位与补充,明确发展方向和内部资源整合;能否发挥好江河等自然资源,斯以为会是其出路。
写在Z后。区位,作为这个世界一切地区发展的前提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资源、历史遗产也是无法改变的。因为这些无法改变的东西,硚口和青山有自己的区域文化,有自己的价值所在,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希望不要把独立文化变成封闭文化,独特价值变成自我价值。别人说的对的就接受,说尖锐了的就冷静吸取有用的,说的不对的、为了黑而黑的就视为不见,自知就好。这个理,即使放在更大的框架、更大的格局里也还是这个理。另一方面,区也好,市也好,国也好,哪里好都是我们好,但也不可能哪里都一样好,我们只能尽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好地方,自己的,不那么好的,老地方也不可能争着争着就变成好地方了,那是别人干出来。
无聊一下,杂乱一番,自家一言,妄大家嘴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