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闺蜜这样说:“她的孩子从小和其他同龄孩子没有太大区别,可是2岁时却只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和他讲话他会嗯嗯啊啊的回应,就是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家长很焦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反映学习、社会交流、个性发育的能力
Q1正常言语的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1、
正常的听觉和视觉
2、
正常的语言器官
3、
健全的大脑半球语言中枢,神经核间的联络通路畅通及正常的小脑
4、
健康的精神心理状态
幼儿的语言障碍是指个人的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与同龄儿童比较,有明显的偏离和异常现象,造成交往困难。语言障碍2-3岁的幼儿发生率高,而这段时期恰恰又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一阶段进行早期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类的语言,是靠后天的学习,渐渐发展而成的。刚出生的叫声期是未分化的声音,他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射反应。
1、喃语期(2个月-1岁)的阶段,是一种声音的游戏,没有任何的意义。模仿期(6个月或12个月开始)的阶段,虽然会模仿自己及他人的声音,也仍然是一种鹦鹉式(机械式)的回响语,尚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在这之前的阶段是婴儿堆积无数次的感觉与刺激的阶段,而后形成许多概念、思想与经验,所以这个阶段叫做“无声的内化性语言期”。
2、 等到婴儿能把声音与事物的概念联系到一起后,才算进入“语言的理解期“(1岁的后半起),这个时期仍然需要接受许多语言和声音的刺激。正常的儿童透过声音或经验的刺激,已经会开始对刺激或声音有某种动作的反应。
3、一岁到一岁半时,正常的儿童会开始发出第一个正式的语言,这个阶段叫做”发言期”。从发言期开始发出第一个正式的语言起,到认识许多字,会用合乎语法或文法的词句表达,乃至说话完全没有困难为止,至少要等到5~7岁。儿童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智力水平,经
过这样漫长的学习过程,才算语言发育成熟。
2.丰富语言环境是提供适应幼儿年龄的读物和玩具。家长主动地与幼儿交谈,提供更多的语言刺激,可以带孩子串门,去公园,做游戏,利用幼儿好奇好问的特点,积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经常用规范、流利的语言进行交谈。
3.早期干预是在生理上、心理上给予儿童言语残疾者更多的关爱,我们还要帮助孩子树立自尊、自强、自信的个性,积极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对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发现耳聋后在出生1个月左右即验配助听器,开始来医院进行语言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障碍影响思维的发展。所以幼儿语言障碍的矫治是家长、社会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对幼儿来说,能用流利的语言与人交谈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正常的语言交流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也将会决定一个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