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多大?
有的人觉得远如财大也算在南湖。
有的人觉得从涵洞进来走10分钟到不了的地方,
就不是南湖。
△蓝线内为现有南湖片区
涵洞,
属于每一个南湖人的记忆。
△得意生活视频制作
我总是会偷偷地跑到涵洞边的阴凉处蹭人家家的竹床,
因为那个没有空调的夏天,实在太热了。
长大后的今天,
却无暇顾及两边的喧闹以及桥下的宁静,
缓缓前行的车流让我只得屏气凝神。
△网络图片
你可记得,
会为了10块的莲蓬,
和你喋喋不休半小时;
你可记得,
一条街的小吃美食,
可以让你驻足良久;
你可记得,
曾经周围也是繁花似锦,
如今却是断壁残垣。
那些年,
地铁从金银潭拉到光谷,
却不把南湖拉近队伍;
那些年,
湖工门口的尘土漫天飞扬,
一条南湖大道却不知通向何方。
所有的南湖人,
进进出出。
进出涵洞的路途并不平坦,
拥堵,
住在中央花园,在钟家村上班的我,
上下班路程耗时1小时。
下班路上从公司到涵洞20分钟,
从涵洞到家,
40分钟。
如果再去井岗八村的菜场买个菜,
那么当我回到家的那一刻,
怕是早已天黑。
经过岁月打磨的涵洞,
终究是经不起时代变迁的潮流。
每年夏季的大雨,
都时长触动着南湖人们的心弦,
又淹水莫办?
看海、划船,
这早已让每个南湖人形成了习惯,
成为了每个夏天的休闲项目之一...
不过,由于排水系统的改善,
今年的南湖,
怕是看不到海了。
双向单车道通行的涵洞,
注定会因为它的局限性而难以负荷南湖的交通出行。
拆,或者不拆,
一直是悬在南湖居民心头的达姆克里斯之剑。
如今,
7号线开通在即,
BRT全线贯通,
丁字桥南路延长线打通在即。
南湖人民的出行方式花样频现,
在发展的洪流冲击下,
它的作用在慢慢变小,
人们不再那么依赖它。
当存在的价值临近情怀的警戒线,
还能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