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娱乐

同为金马影后,马思纯怎么就不如周冬雨了?她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2回复 阅读 1572

有一条微博这样说到:周冬雨、马思纯两个金马影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微博里还提到周冬雨是老天赏饭型选手,马思纯是后天努力型。总结评价里说周冬雨一直给人带来惊喜,马思纯却越来越尬。


之后,马思纯直接气到评论这条微博:“我妹的戏好这谁都没的说,但我想问问你:我的演技到底怎么尬?请指教。”


马思纯的回复先是肯定了周冬雨,然后对博主的话进行了反问。


而发这条微博的人,不过是因为两部电影,《少年的你》和《大约在冬季》在同时上映,两部片子口碑差距大。


明星与明星之间的比较,明星本人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但是面对广大观众来说,同一时间被封了金马影后出身的两人,难免会做比较。


而在比较中,《少年的你》不管原著有什么争议,但就片子本身来说,是部不错的电影,周冬雨演技也有了突破和好评。


但是《大约在冬季》就不一样了,原著来自饶雪漫,青春疼痛文学代表。


《大约在冬季》的剧本太烂了,剧情也太扯了,这个是原罪。而要说演技,看过电影的会知道,马思纯演的可比霍建华好太多了。两人很多动情的片段,霍建华都是一个路人脸,只有马思纯自己在陶醉。


马思纯本身就比较适合青春疼痛文学,如果你说她在《大约在冬季》里都演不好,那《第一炉香》可怎么办?


演技,其实就是说的演员角色的感知力。有些角色感知的好,演出来就会好。


一直以来,周冬雨是被说“类型局限”的演员。因为她好像只能演俏皮可爱,天真叛逆的角色,其他的突破不了。


但微博对比里说周冬雨是天赋型,这个说法不能认同。冬雨也不是没有过瓶颈期。《同桌的你》、《宫锁沉香》、《麻雀》、《幕后之王》、《春风十里不如你》,差点就以为周冬雨要走不出来了。


可是后来慢慢的才摸索出来,周冬雨虽然类型局限,但角色的魅力和辨识度一点不局限。


《喜欢你》里面的短发俏皮已经完全不同于《山楂树之恋》的天真青涩。《少年的你》里面内心压抑不服输的陈念,完全就不同于《七月与安生》里倔强任性的李安生。人物表现的方式和手法,以及诠释角色的哭戏都是不一样的。


冬雨会挑戏,水准也比较稳定。在自己可操作的角色里不断完善自己的辨识度。并通过拓宽题材的方向来打破观众的刻板印象,比如通过《少年的你》讲校园霸凌,通过电影《阳台上》上的智障女孩探索青春期.....等等。


而反过来看马思纯,从长相和身材上说,一直是被认为是没有局限的女演员


她的戏路看起来很宽,而且她热衷于尝试不同的类型。


《左耳》是青春疼痛文学,演的坏女孩黎吧啦。这部电影让她提名了金马女配。


之后曾国祥又因为《左耳》看中了她,想让她去挑战安生,不过Z后马思纯却演了表面很乖巧,实际上内心很叛逆的七月。


再后来,《将军在上》去演一个女将军,《加油,你是Z棒的》演胖女孩经纪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演一个有故事的疯女孩唐小诺。


马思纯确实一直在突破自己的路上。


冬雨的状态是走弯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不过好在是慢慢探索着往前走。


马思纯的状态是一直无所顾忌地走,但走的路是一个圆圈,走着走着又回到了起点。


《大约在冬季》和《左耳》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饶雪漫的作品,都是青春疼痛文学,都是无病呻吟的爱情。


去年讨论Z热的张爱玲的《第一炉香》,马思纯发表的读后感遭到了群嘲。


马思纯要演的是《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张爱玲本人和葛薇龙这个角色都不是青春疼痛文学。


在那个纸醉金迷的年代,讲述的是女性的绝望和挣扎。


但马思纯只读到了因为爱不是一个人的卑微,而是两个人的勇敢。


Z近《我是演员之巅峰对决》,马思纯又挑战了张爱玲角色,《半生缘》中的顾曼桢。


姜思达说:“为什么就跟张爱玲杠上了呢?”


结果看完这场表演,仍旧是青春疼痛的爱情故事。


导演组提问马思纯问顾曼桢的爱情观,跟《第一炉香》是一样的,希望她更勇敢一点。


而旁边的李立群就说过,“张爱玲的所有作品,几乎就是强调一件事情,那个封建社会里面女人的处境。


只是张爱玲的表现手法是通过残破的爱情故事。


但很多时候马思纯只能去享受表面的残破,而触达不到内心深处的绝望。


所以马思纯演的角色哭戏很多,以至于哭的太多了,她的哭戏都变的大同小异。


为什么说马思纯走的是一个圈,因为她好像自始至终都没有逃离青春疼痛文学。


她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马思纯算不上一个没有灵气的女演员。不然大导演们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看中她。


她拥有演员的共情能力,也有对角色的揣摩和自己的见解。她演陷入爱情的女孩,和张国立演父女情的,这些都是她能够体会到和理解到的感情。


但是有些角色,有些感情,对于现在的她,以及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的她,很难正确诠释和感知。


她想突破,想逃离舒适圈,但是姜思达说的很对,逃离了就是不舒适啊!


这种不舒适,自己演的时候会知道,观众看的时候会知道。她的想法是自己愿意去尝试,但是演的不好,我可以再努力。


拼命在不舒适的环境下演戏,只会让自己的演技越来越不舒适。


Z后会在自我怀疑中丧失掉之前本身作为演员的灵气。

冬雨一直在舒适圈中挑自己适合的角色,并从角色中突破不舒适的状态,慢慢不断探索演员的灵气,一点点摸索往前走。



而马思纯一开始就拼命逃离舒适圈,想要不断尝试其他的,Z后又回到了起点。



其实演员的舒适圈对大部分演员都是通用的,像是周星驰、黄渤、王宝强、沈腾、徐峥、吴京的风格前期基本上都在舒适圈里不断打转,就是找适合自己的,能够驾驭的。



很多人也觉得他们风格类型局限,现在甚至有些也是局限的。



后来才开始逐渐在不同的戏里把握人物,演技慢慢磨练,才敢一步步踏出舒适圈。



演戏,不是所有人都是梁朝伟和周迅,给个剧本,啥都能来。



年轻演员也不要一开始就拒绝舒适圈。你在舒适圈里有辨识度和特色了,那时候再考虑走出舒适圈,一点都不晚。

标签

差距 马思纯 周冬雨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2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