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贴一个2019年武汉市普高率中考排名,前十名都是学区房不能随便读的学校。
除了北京以外的其他大城市,初中都是民办强于公立,根源是什么呢?民办成绩这么强,肯定是生源好+教师强的双重结果。
学区房指的是对口小学比较好,并不能保证小升初可以读名初。但是现在排名前十的初中都办了小学,私立小学反而可以直升这些名初。
有人说武汉要执行100%摇号,民办学校生源不好成绩就会下来。真的只有生源影响成绩吗?那就举个今年的例子。华一光谷当初办学的时候是在九峰中学借用教室,牛娃根本瞧不上这个学校招来的学生都是成绩平庸,个别孩子成绩稍好,但也不是顶尖水平,今年第一次中考,全武汉第二,说明什么呢?说明私立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很强,把成绩普普通通的这批学生硬生生的教成了全武汉第二。
公立学校老师,五点钟就下班了,私立学校老师还在给孩子上晚自习。个别学生成绩差,还要抽时间免费给学生单独辅导,因为同年级几个班是互相竞争的,私立老师不负责、不努力使干不长的。私立学校老师晚上下班了,还要接受家长咨询、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公立老师精力只限于白天上班时间,私立学校老师没有具体工作时间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把学生成绩搞好,具体花费多少精力那是自己的问题。
民办学校有个劣势就是分配生名额少,大部分分配生名额都在公立学校。就按某些人说的那样,民办学校生源差,成绩越来越差,又没有分配生名额,那武汉的家长再也没有人愿意为这种垃圾的民办学校掏五六万一年的学费了,再加上食宿等其他费用,在民办学校读一年真的不便宜。花这么多钱不能换来一个好成绩,就不会有家长愿意掏钱,又没有教育财政拨款,那民办学校将面临倒闭。
武汉大概30所民办学校,全都倒闭的话,那这些民办学校原来承载的大量学生都必须由公立学校承担。目前武汉人口少的区,小学不到10所,人口大区20所小学,那教育财政需要新建30所学校并常年拨款给这30所学校,相当于三个区的全部小学,这笔费用Z后必定转嫁到每个武汉人和武汉的企业身上。
公共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全体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但不是为所有人都提供精英教育。包括在美国等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国家只承担基础教育,精英教育是由社会资本负担的。私立学校成绩不好就会倒闭,精英教育全部由政府承担,这与绝大部分城市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