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专八老师的角度来谈谈孩子的英语启蒙——孩子不懂的时候时候家长需要帮忙翻译吗?
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背单词、背课文,背不熟的可能还需要家长的帮忙;然后抄单词,一个单词抄写50遍,单词量的多少就是衡量孩子英语水平Z重要的标准。
在课堂上,老师还会告诉你:“苹果”就是“apple”,“你多大了”就是“How old are you?”。基本都是这种“中英互译”的方式在学习。
可是,这种“翻译”的学习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外国人,完全接不上话,因为你会发现,没有老外是按照英语课本里那样对话的,当他们说的跟课文里不一样的时候,你的脑子里是找不到信息回复的。同时,你听到句子还要先在脑海中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压根跟不上别人的节奏。
这并不丢人,我大学英语专业的同学里,也有很多是哑巴英语,甚至是过了专八的优秀学生,也有不少是开不了口的。
我们通过切身的经历感知到,这样翻译式的学英语的路子是不对的,然而,在我们给孩子英文启蒙的时候,因为担心孩子可能会听不懂,所以依旧会犯我们之前犯下的错误,那就是翻译
![](https://static.deyi.com/pc/image/smiley/deyiemotion/girl-dizzy.gif)
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马上更新。
欢迎各位家长在留言区说说自己是不是也踩过翻译的坑
![:hole: 🕳](https://static.deyi.com/app/face/1f573.png?v=?v=0.6)
![](https://static.deyi.com/pc/image/smiley/deyiemotion/shopping.gif)
![](http://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孩子在6-8岁之后,母语已经处于一个强势地位了,这时候学第二外语,可能会有‘听不懂’和‘怕出错’的心理,这时候我们可以在孩子看动画片,或者读文章之前,先用中文讲解一下大致的意思,让孩子感觉到很安全,然后再进入到学习过程的时候,我们就不翻译,而是通过图像、动作来帮助孩子去理解。
大龄儿童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很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也能很快就适应这种‘习得’的方式。
6岁以下的小朋友,母语还不是很强势,对语言属于探索的阶段,学英语的时候完全不需要翻译,只要选取的学习材料难度适当,孩子能够将听到的声音,跟看到的情景进行匹配,她就能理解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就像孩子学会中文的过程一样,她也是先经历了一年左右的听,不断听妈妈,听家里人说话,而且这些话语还是高度配合情景和动作。比如妈妈拿着苹果,跟宝宝说,你要吃苹果吗,‘好大的苹果啊’,‘嗯,真好吃’这些都是在情景内发生的,并且这些语句,在生活中会重复大量的出现,这样小朋友就理解了,什么是‘苹果‘什么是 ‘好吃’ 。
学习了理论知识,再应用到仔仔现在的英语启蒙中,真心觉得原来家长的正确引导是这么重要,孩子是否学的好,跟家长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