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地方,是北方的一座三线城市。
与绝大多数三线城市一样,在我们这里,不论男女,如果你快到30岁了还是单身,就不免会引起周围人的非议。
“这小伙(姑娘)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呀?怎么这么大年龄还一直不找对象?”
在一座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相信我,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传播速度要远比大城市快,大家一打听都是熟人,譬如随便聊起一个人,不出三句,就问出来,“噢!原来他是我高中同学的初中同学的同桌。”
在这样的现状下,即使你本来没什么问题,也会被讹传成有问题。
我身边就有不少鲜活的例子。
爸爸战友家的女儿,29岁,去年忍受不了舆论的压力匆匆结婚,没想到对方是个渣男,抽烟酗酒不说,竟然还时常打她,今年年初她忍无可忍,于是只能选择了离婚。
于是,很多人年纪不小了却仍然选择单着,一问起为什么,往往都是撅着嘴说:
一边这样说着,其实心里也是害怕,匆匆忙忙结婚了,万一遇人不淑怎么办。
是呀,
“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尤其是不要在深夜给一个人承诺。
从理科生的角度讲,当忙碌一天后,到了晚上,我们的前额叶功能减弱,理性思考能力降低,对情绪的抑制能力也下降,于是情感容易战胜理智。
从文科生的角度出发,人在深夜Z为脆弱。
于是,孤独感就会在你脆弱的时候“乘虚而入”,一个你本来不是特别喜欢的人,因为在夜深人静时对你说一句“还没睡么?”,就会让在你身上肆虐的孤独感得到极大的满足。
是的,孤独感这种东西和发烧一样,在夜晚Z盛。
很多人Z后分手时会说,
“现在仔细想想,当时在一起时就不是因为彼此喜欢,仅仅是因为周围的人都有伴侣,而自己形单影只。需要一个人来互相取暖。”
可无论如何,错付的感情也曾经付出过,再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久了又分开也会不免让人黯然神伤,而Z后留给彼此的也只有遗憾。
那么,
“不要因为寂寞随便牵手,然后又没出息的依赖上对方。”
去年一整年对于我来讲过的比较煎熬,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常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家,一个人看电影。以及,一个人忍受漫长的孤独。
也是在去年,我开始读了些村上春树的书,很奇怪,我平时其实并不是一个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往往是不求甚解。但在读村上春树的书时,却是完完全全的被带入到了书里,不能自拔。
对于孤独感,我们绝大多数人其实是排斥的,虽然很多人在那里鼓吹要享受孤独,但能做到者其实寥寥无几。在多数人眼里,孤独毫无价值,是负面的、需要摒除的东西。
而在村上春树的笔下,这种负面的情感却得到了安放。
他告诉我们:
“人,人生本质上便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人需要交往,以求理解。
但真正的理解却又是不可能的,宿命上的不可能,所以往往努力寻求对方理解的人往往Z后徒劳无功。与其勉强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不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当时看到这段文字时,我被震撼到了。是的,很多时候我们难过、我们孤独、我们无所适从时,就急忙要去找人倾诉,要去拉帮结派,叫一帮出来陪自己借酒消愁。
可几乎每次这样做完,还是不能让我们哪怕好过一点点,别人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对你再用心的宽慰,到头来也不过是隔靴挠痒,再多的酒肉朋友,到头来回家的路你还是要一个人走。
试着接受孤独就好,让它与自己分离,然后像村上说的,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所以如果你单身,并且觉得孤独,我建议你读读村上春树,当然,他不会治愈你,不会给你任何鸡汤,甚至他也无法让你从此对孤独就有了些许好感。
但至少他会告诉你,孤独就是一种宿命,是你即使脱离了单身也摆脱不了的宿命,急病乱投医的去与一个人相恋,不光无法浇灭孤独,只能会让它烧的更盛。
Z后,我非常喜欢他的自传中《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一段话: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
放在感情中,真相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