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男子当街用开水浇一只怀孕母猫,导致母猫和四个胎儿身亡。
听起来真的很残忍,这是一种虐待行为。之所以会让人意识到这件事是虐待,一种非常根本的能力在于理解并且某种程度感受到了受虐待一方的痛苦。这种识别并且感受到对方情感的能力,心理学上称之为:同理心。
一、同理心
从这个角度上看,有哪些可能会导致虐待行为的出现:
2、同理心的暂时性消失或抑制。
3、同理心存在,但并没有形成后续对施虐行为不认可的心理冲动,又或者不认可的心理冲动收到了抑制。例如一部分的反社会人格群体,他们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受虐方的痛苦,但他们不在乎。
1、共情能力差,这意味着,他不能感受到别人的感受。但不代表,他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受。什么意思?意思是一个反社会人格可能能够基于自己的经验非常缜密的推测出你的感受和反应,但他不在乎。
2、对奖励敏感,对惩罚不敏感。举个例子: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文明、诚实、有礼貌,爸爸妈妈的表扬,是奖励;而撒谎骗人偷窃没有被发现,得到的战利品,也是奖励。(奖励的类型,能够部分的解释为什么同样是反社会人格,有的人是杀人狂,而有的人是领导者。)一般来说,奖励能够增加被奖励行为。
在亚洲地区,反社会人格人群所占比例大约在百分之0.03-0.14。也就是说,在深圳这个城市,大约有4000-140000人存在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是一种人格缺陷,这是Z新诊断标准(DSM-5)所述,专业术语太复杂,简单来说就是
1,18岁以上,
3,有心理病态人格特征
4,该缺陷和特征长期稳定存在,无视个人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
5,不是由疾病或药物所造成。
三、外界对同理心的影响?
动物虐待与人类暴力犯罪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份广泛流传,被广泛认可的研究报告。换句话说,综合来看,人类暴力犯罪和虐待动物的关联性,高达70%。一个有过虐待动物史的人,只要能力足够,时机成熟,很可能就会成为一名罪犯,刀子挥向人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