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眼科、银外科、哭哭啼啼小儿科、
又脏又累妇产科、死都不去急诊科”
对于医生来说,忙和累是常态
一年365天几乎都泡在医院
对于爸妈是医生的小朋友来说
他们只想说:粑粑麻麻总见不到人!
工作这么忙
这些医护高知家庭
都是如何科学育儿的?
今天阿编采访了
三位“硬核”得意网友
她们平时忙碌在
“救死扶伤”的医护一线
还要兼顾娃的早教陪伴
家庭陪伴+机构学习
看看她们是如何做到的!
一、“独立”娃养成秘籍
妈妈职业: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这是一位二胎妈妈
在带大宝的时候
就超前学习了很多科学育儿知识
等到小橙子来了
虽然不如带大宝时那么勤奋
但遇到问题依然会
利用不多的空余时间
搜索相关资料学习
Z重要的是,这位医生妈妈
会聪明地对娃“放手”
让娃学会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橙子两岁半时,我发现她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对许多东西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偶然一次逛到美吉姆,萌生想法,不如让老师带着孩子一边玩一边学。而且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接触一下小班课,了解规则,也挺不错!”
橙子上过欢动课、艺术课、音乐课。因为时间关系,上得Z多的是欢动课。
“相比较之下,大宝的运动能力,自理能力相对弱一点。小宝体质要好一些,运动能力,动手能力强一些!”
大约9个月的课程上下来,橙子有了明显的变化,开始的时候不能控制自己、不懂规则,到后来会听指令、会遵守规则。性格变得更加开朗、更独立,上幼儿园之后也更能集中注意力学习课堂内容,适应学校生活。

1、时间管理:陪伴孩子时,尽量做到全身心陪伴,和小宝一起读故事,做游戏。平时还要努力兼顾照顾大宝和医生的工作,必须争分夺秒。
2、情绪调节:忙起来累了就容易发脾气容易急躁,所以我陪伴孩子的前提是,我得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释放自己的压力。
3、做自己:当妈妈的同时,也要悦己,比如健身,比如妈咪们偶尔的小聚等等。
二、带出快乐娃
妈妈职业:同济医院血液科
大器宝贝现在两岁三个月,在9个月左右的时候,武汉经历了疫情,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宝宝算是“足不出户”。

大器宝宝现在大约上了八九个月的早教,大器妈妈说表示,她很喜欢早教班的氛围,“可以带来真正高质量的陪伴”。
因为平时家长都要上班,下班陪娃又经常接电话、玩手机,陪伴质量大打折扣。
而在早教课上的45分钟,不能带手机、不能接电话、不能拍照录像,爸爸妈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宝宝的游戏和陪伴中。
所以每次上完亲子课以后,感觉宝宝跟爸爸妈妈的亲密度都更高了。
早教相对于学习而言,更像是一种玩耍。是一种家长和孩子之间、孩子和孩子之间、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多方面的互动。
1、早教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也不是通过早教课去认字、数数、背诗,而是让他更愉快、成长更从容。
2、大器妈妈表示,早教的课程内容的确对于宝宝思维开发有好处,但智力的提升绝对不仅仅在于这每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更多的还是需要课下家长的言传身教、更多高质量的陪伴。
3、因为医生工作很忙,所以大器妈妈和爸爸做好了配合,如果妈妈值班,爸爸尽量就不安排加班;如果爸爸需要出差,时间也尽量要跟妈妈值班的时间错开。相互配合,养娃压力就大大减轻。
三、带出“社牛”娃
优优&优优妈妈
妈妈职业:梨园医院呼吸科
“比起之前腼腆、内向的表现,现在更加大方了。”

以前总担心孩子找不到玩伴,上早教班后,优优遇到一些同龄或者不同龄的、性格迥异的小伙伴。在跟外界小伙伴们一次次的接触中,不知不觉中,学会更多如何与他人共处的技巧,建立起自己Z初的社交圈。
要问优优妈妈在育儿上是否会带入职业习惯或视角,优优妈妈表示,“这一点倒是还好,就是我有时候会有点较真儿,比如优优跟着课堂学了英文歌回来,我就会忍不住去纠正她的英文发音……”
上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感觉宝贝还是挺喜欢的,其实我都很喜欢上,陪她玩得可开心了,如果有精力,我们每周都会一节不落地去上!”优优妈妈说。
很多新手爸妈在陪宝宝玩的会时候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该陪孩子玩什么。但每次去上早教的时候,老师都会教给爸妈们一些适合陪孩子们一起玩的游戏。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老师会一边唱着英文歌,带着孩子们和家长用触感球玩游戏。更大一点之后,一个家长躺在地垫上,小腿悬空,让宝宝趴在小腿上“小飞机”的游戏……这些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层来设计的游戏,玩起来是津津有味。
“课堂上的歌曲,每一首都充满着魔力,优优可喜欢了,学习后就兴致勃勃地站到家里的小舞台上,尽情表演!”
别看优优是个爱唱歌、爱跳舞、爱运动的孩子,但专注力特别好:比如小猪佩奇48颗粒的拼图,她能独自快速地完成,现在已经开始挑战100颗粒海底世界的拼图了。
优优妈妈秘籍分享
1、每个家长一定不要忽视游戏的重要性,好游戏可是孩子和家长互动的Z佳桥梁。
成为优秀的家长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需要爸爸妈妈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欢迎添加育儿客服微信艾学习
邀请进武汉早教群、还有小朋友专属的
12部英文启蒙动画片、在家趣味游戏素材、
BBC睡前故事、鹅妈妈童谣资源、
声律启蒙资源赠送哦!
还可找艾学习直接预约
美吉姆早教体验课程,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