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环京地区(没错,就是燕郊!)买了一套房,纯纯的高需。
也真的便宜,将近4000元的单价,比通州房山也就便宜1000元,但交通好啊,国贸出发40分钟公交车就到。
就这样一套76平米的蜗居成了一名北漂在落脚地。
后来要生老二,2012年在几公里外的一个小区买了套三居的改善房。隔马路就是沃尔玛、新世界百货。
2016年那会儿,不少经常周末一起吃火锅喝啤酒的朋友陆续换了北京郊区的房子,考虑到孩子要上初中,这款房还是燕郊最好的初中--八中的学区,就留着没卖这个小两居。那会儿的单价约在30000元。
2017年中开始限购,失去北京购房客的燕郊,房价涨幅从趋于停滞到缓慢下降,到2020年前后,基本到了腰斩的程度。
2023年,Y情结束、限购解除,这些利空解除后,还是怀有一线希望上涨的的,但3月的会议以及后面发一系列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不再犹豫,挂牌单价从16000--15000-14000-13000,终于出手了。
相比2017年前后在燕郊入手的人来说,我没亏,但若算上房贷利息和通膨物价指数,还有机会成本,这房也没赚什么钱。
国运大势能造富、成就中产,也能让你得而复失、中产返贫,要看判断力和行动的果断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