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降本增效,是减动作,而不是减人。
简化操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精简和优化工作流程,可以消除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减少重复性劳动,进而达到节约成本和提升效率的目的。
Z近,在与公司高层管理者的交流中,这一议题常常被提及。
每次讨论结束后,我都深有感触:我们对工作流程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
一些人认为,流程会导致工作变得刻板和缺乏灵活性,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体现;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流程能够带来效率、规范性和可预测性。流程这一概念,确实让人有着复杂的看法。
那么,流程究竟是什么?它真的那么关键吗?我们又该如何在工作中改进流程,以提升工作效率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
流程究竟是什么?让我给你打个比方:你早晨上班前,在楼下的咖啡店为自己点了一杯咖啡。当你下订单后,店员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
他们先是准备好咖啡豆、糖和牛奶等原料,然后开始磨咖啡豆;接着用沸水冲泡咖啡,再根据你的口味偏好,加入糖和牛奶。Z终,一杯咖啡便制作完成,交到你手中。
你看,这整个制作咖啡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流程。
简单来说,流程就是完成任务的方式,是一系列有序的、有规律的动作。这些动作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直接导致特定结果的产生。
在企业管理中,一个高效的流程往往是推动业务发展的关键,它能够简化复杂任务,规范混乱流程。
因此,流程的设立并非为了增加负担,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它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因此在多方面合作时,可能会出现责任推诿、利益争夺的现象。
我曾提到,权责利必须相匹配,只有当责任、权力和利益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时,效率才会产生。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通过流程。将一个大任务分解为多个小任务,每个任务都明确责任人,这样关键环节的责任人就容易找到,出现问题时也能迅速定位责任人,奖励也有了明确的依据。
如果某项工作或任务频繁发生,就必须制定流程,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许多人开会效率低下,会议耗时数小时却解决不了问题。主要原因是会议准备不充分。
怎么办?就是要制定一套会议流程,严格按照会议流程操作,就能节省时间,大幅提升会议效率。
再比如,在跨部门合作中,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反复沟通,耗费大量时间。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协作流程,可以帮助管理者打破部门壁垒,使合作更加顺畅。
第三个,解决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问题。
团队大多数人,一个月只能做到50万业绩,但某一个员工上个月做到了100万。
你能保证他这个月也能完成100万么?不能。因为,在一个组织里,人存在着不确定性,环境、能力、运气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目标的达成。
因此,你不能过度依靠某一个人,而是要依靠系统,通过流程化,增强人才快速复制的能力。
他为什么能做到200万?中间做对了什么?做了哪些关键动作?而别人业绩没有提高,是做错了什么?你看,其实是可以总结经验的。
可以将他的操作流程化,变成标准动作,让每一个人都去学,每一个人都去用,让平凡的人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个人不可靠,但流程可靠。流程,能让80%的人在80%的情况下做到8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