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流逝,物换星移。它目送着学子离开校园,一届又一届。
而东湖边法国梧桐的身影,是武昌学子们淡淡的感伤。
光阴流逝,物换星移。它目送着学子离开校园,一届又一届。
而东湖边法国梧桐的身影,是武昌学子们淡淡的感伤。
“过早”是湖北地区一种俗称,尤以武汉较为突出。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关系,
人们很早就养成了户外“过早”的饮食习俗。早上,人们就要匆匆赶到集市,来不及在家用早餐,
就在小吃店用餐。“过早”这一词汇Z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汉口竹枝词》中。
直到今天,当地人仍然保持了这一习俗,并且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人们工作、
学习的场所与居住区距离的增大,这种“过早”的习俗呈增强的趋势。湖北当地的小吃店极为发达,
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生意兴隆,食客盈门。______摘自百度
武汉的早点不仅方便省时,而且花样丰富兼具南北风味。
既有油条、面窝、烧梅、汤包、豆皮、热干面,
也有牛肉线粉、炸酱面、豆丝、水饺、汤圆。
干稀兼有,美味可口。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大众化食品,便宜实惠,花上2块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饱肚子。
把面条煮熟捞起来拌合麻油,然后用风扇吹凉。吃的时候在开水里烫几下,滤去放在碗里,
加上葱花麻酱等佐料后,香气四溢、口感筋道。
武汉的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我国的五大名面。
汉口的临江马路上,树叶在寒风中摇曳,太阳给予的温暖也不能挽留它们掉落的脚步。
一个城市的风光带承担着客厅的重任,整体设计风格和修造细节体现着地域性的品味与格调。
现在的城市规划设计不缺乏大气与精美,但是往往功能性和人性化的细节欠缺。
我看到武汉沿江风光带的整体格调不俗,同时也注重了功能性和细节的把握,
没有太多花俏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充斥在里面。
汉口的临江建筑没有密密匝匝的压抑感,这与良好的城市整体规划是分不开的。
亲水区域的设计独具匠心,我感觉是设计者想尽量淡化水平面与地面的差别,
并将喷泉分散在游道两旁,行人穿行在水帘间,零距离触水的感觉很美妙
累了就坐下休息,醒来又接着游荡,多随性自由的生活。
雕塑的涵义被这个打盹的游人重新解构了,
自由对立面的象征在这里变成了供人休息的座椅。
一幅很奇妙的画面。
风光带里的雕塑小品,造型洗练,可爱可亲
标识导向系统详细完善,根据指示走下去,绝对不会迷路,
尽管我是外地人,一样可以到达想去的地方,很轻松。
暖阳让我有春天的错觉,风从江面吹来,我舒服得想大喊。
太阳下,晒晒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这是武汉的冬天,温暖而闲适。
不锈钢材质的雕塑小品,将自然的动物形象与工业扳手结合,幽默感十足。
这是他们独有的生活,风筝就是他们自己灵魂,站在高空中俯视这座城市,
高远的灵魂孤独而高傲。
黄金球下面是江城明珠大酒店,一家五星级的宾馆。
巨大的圆球顶型建筑与长江、汉水相呼应,
被人誉为“二龙戏珠”,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武汉防洪纪念碑,
这是为了纪念1954年武汉战胜特大洪水而于1969年兴建的大型纪念碑,故名。
碑身正面镶嵌乳白色大理石,上有用铝板镀金制成的毛泽东亲笔题词:“庆祝武汉人民战胜
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题词上部红瓷砖上嵌有毛泽东头像。
基座正面镌刻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左右侧面为武汉人民抗洪抢险大型浮雕,
构图完整,造型生动,气势雄伟。
风光带与沿江路之间的缓冲地带,可以行车也可以走人,
再往江边走就不能行车了,只允许步行。
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Z长支流汉水交汇,
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
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楫如织,
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
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
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
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我小时候练书法写这首诗比较多,所以至今都记得。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
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
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
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楼体是1981年10月开工,1985年6月落成黄鹤楼重修工程。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