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Z后由 lt219 于 2011-9-15 10:21 编辑
[X-(X÷N)×A]÷X=折扣率
遇到商场打折,怎么才能把满折换算成你熟悉的折扣数字?请按照以上公式计算。
详细内容稍后。
本帖Z后由 lt219 于 2011-9-15 10:21 编辑
[X-(X÷N)×A]÷X=折扣率
遇到商场打折,怎么才能把满折换算成你熟悉的折扣数字?请按照以上公式计算。
详细内容稍后。
楼上的,你们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正确,100分!
这个是需要前提的:
必须先购物,才有抵用券,然后才能再购物。
咱们第一次的计算把获得抵用券需要花费的金额漏掉了。
商场返券分A、B两类,A类一般是利润高、经常能打折的东西,如服装、鞋帽等;B类是极少打折的,如黄金、珠宝、手表和比较大件的家用电器。
假设A类是买100返60,B类是买100返10。
如果你只买A类商品,大可不必挤在大打折之际,因为平时它们就货源充足折扣丰富。但如果你是买一支价值2500元的万宝龙笔,或者价值3000元的施华洛世奇水晶,那么,出手的时候到了。
方案1
你可以先在A类商品中买满4000元的东西,获得2400元的抵用券,用抵用券加上100元得到一支万宝龙笔。那么,(4000+100)/(4000+2500)=0.63,你相当于6折多买了支万宝龙和一大堆A类服装鞋帽。
如果反其道而行,先买价值3000元的水晶,返券300元再去买A类商品。那么相当于花9折买了块水晶加不知名的A类货品:3000/(3000+300)=0.9,远没有前面的方法划算。
方案2
如果你只想花Z少的钱买一支2500元的笔,可以先从手头有多余抵用券的人那里以8.5折的价格买进券(8.5折是Z常见的收购价),收满2400元后再去买笔。于是,(2400×0.85+100)/2500=0.85,你用8.5折买到了常年不打折的东西。和花4000多元买一大堆A类商品来说,2140的成本只有一半。
本帖Z后由 lt219 于 2011-9-15 10:14 编辑
想买的商品促销规则不同怎么办?
某商场打出了“A类商品满200送200”的促销规则,你唯一想买的凉鞋售价549元,但你却被专柜小姐告知,这双凉鞋的促销力度是满200返120。
怎么办?这时你有两种选择,共四种方式:
选择一
方案一
接下来的时间里,你都在寻找一件200元出头,300元不到,并且还让你看上眼的东西,就为了要把手上的券用掉。Z好,你把目光锁定在一件标价289元的T恤上,一边再掏出49元安慰自己:50元不到买了件T恤。
方案二
先不对鞋子下手,到别处逛逛。于是先买了一件返券力度为买200送200的T恤,一件400多的衣服,假设这两件商品分别是209元和423元。这样,我们就可以拿着手中的600元券去购买鞋子。
结果比较
方案一花549+49=598元,一共买到了549+289=838元的东西,598/838=71.4%,相当于7折不到。其中还包括为花掉抵用券而不得不买的一件T恤。这和买200送200带来的半价感实在相去甚远。
方案二花209+=423=632元,买到了549+632=1181元的商品,632/1181=53%,接近5折。总共只比原来的购物方式多花了34元钱,却能多买343元的商品。当然,前提是T恤和衣服你会穿。
选择二
仍然是A类商品买200送200,你看中的仍然是那双售价549元的鞋。
方案一
如果你只需要买A类物品的话,Z划算的做法是把返送的券卖给他人。不过,卖出去时Z起码要8.5折。你先买了549元的鞋,获得了两张120元的券,把它们以8.5折,即204元的价格卖掉。
方案二
你再去物色一个小物件,哪怕只是那家鞋店里的一双袜子或是鞋带,凑满600元整数。然后拿到3张120元的抵用券,卖得306元。
结果比较
方案一花549-204=345元,买到了549元的鞋子,345/549=63%,相当于你买到的A类货品的折扣在6折以上,不过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只花掉了300多人民币,没有把不需要的东西带回家。
方案二花600-306=294元,买到了600元的商品,294/600=49%,基本上就是对折了。
那个零钱包就放在办公桌上,每天看一次,“我的钱呢?”
这个公式适合多件商品购买时计算平均折扣率。
如果是单件商品,要用你的第二种计算方法。
码字累人呀
Z后一点儿,别忘了,还有价格需求弹性这回事儿。
价格需求弹性是指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公式为:系数Ep=需求变动(%)/价格变动(%)的绝对值,也就是说,越容易找到替代品的物品,弹性越高。
在凑热闹参加买送促销的时候,你实际上获得的优惠很可能因为价格需求弹性的影响而降低。
《MONEY+好运》,是一本杂志, 第一财经出品。9月1日的创刊号。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