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学童

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个叛逆期

5回复 阅读 1156

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个叛逆期

导语:2岁左右是宝宝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家长应根据宝宝不同的逆反心理,采取相应的应对方式,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一时期。研究显示,2岁左右是宝宝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当听到自己的“小尾巴”对自己说“不”的时候,作为家长,你会不会惊讶呢?孩子的否定行为表明孩子开始产生自主意识,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表现为孩子家长的话说“不”。虽然孩子有“自我主张”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如果家长处理不好,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怎样的叛逆表现是“正常”的

孩子独立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以下种种事情:

1、拒绝父母的要求;

2、和父母唱反调;

3、不理睬父母;

4、不要父母搂抱,不和父母亲热;

5、不呆在父母身边,从父母身边跑开。

孩子一岁开始,这些事情就时有发生,在两岁左右更加频繁和激烈。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执行父母的意思,而且,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在父母会感觉,孩子是和故意他们对着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又会变得很“乖”,3-5岁的孩子记忆力增加,思维能力增强,他们通过倾听和使用语言来学习更多的东西,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二、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2岁左右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什么都要摸摸、碰碰,这常会惹恼成人,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体罚。这样简单地对待孩子,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

成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虽小,也有自尊心,成人应尊重他们,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只能引起孩子逆反心理

遇事唠唠叨叨。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会儿说注意这,一会儿说注意那,唠叨没完,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强行“定向”。一些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他们要孩子学这学那,如规定每天读多少单词、练几小时琴等,否则给予惩罚。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缺乏感情沟通。爸妈缺乏与孩子经常的感情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会以不尊重来对待爸妈。

成人孩子过分迁就。孩子认为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批评,这种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不明是非,一旦家长想管教时,孩子就很不适应,出现逆反。

家长式的作风。专横式的教育使孩子感到不舒畅、压抑,因而便以反抗来回答爸爸妈妈。

孩子对家庭和父母不满意。尤其当父母感情不和使得孩子心理发生障碍时,孩子往往以逆反行为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还有,常因父母没有榜样作用而使孩子感到没有精神支柱而苦恼时,也会以逆反情绪作为发泄。

缺乏满足感。由于种种原因父母不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尽管物质上极为丰富,但孩子在情感上却感到十分饥饿,时间长了,在缺少双亲爱的情况下就会以逆反和沉默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三、帮助“叛逆”宝宝渡过反抗期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事实上,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并不像有些家长想的那样存在很强烈的逆反心理。只要父母指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一危险年龄的。

1、父母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既不要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话言听必行,也不要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替身,把大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企图要孩子按照父母安排好的生活模式生活。而应该给孩子一定的生存空间,尊重孩子的选择与意愿。

2、在孩子父母之间出现抵触情绪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软处理、冷处理等方式,来避免矛盾的激化、化解矛盾。给相互一个反思,缓解的空间。

3、父母孩子应该充分尊重和信任,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乐意和父母沟通交流,把父母当成是知心的朋友,而不是认为父母跟他们之间天生就有代沟,难以理解他们,从而导致疏远。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悦宝园andy 小学六年级
雯雯妈

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还有要有耐心哦,每个宝宝性格不一样,所以要有耐心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