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中国员工平均月薪4134元 武汉白领称“拖后腿”

1回复 阅读 1045

近日,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人均月收入做了Z新统计。其中,中国员工月平均工资为656美元,约合人民币4134元,该数字引发热议。 伴随这个话题的是微博另一项关于白领安全感工资的调查,“在湖北,月收入多少才有安全感?”——记者采访身边白领一族,不少人表示汗颜,自称“拖了4134平均月薪的后腿”。

部分白领自称“拖后腿”

4月7日上午9:00,童忻准时到公司刷卡,这是她连续第三个星期六加班。

任职于汉口西北湖一家咨询公司的童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因为公司没有食堂,工作日的午餐需自己解决,附近中档快餐厅的商务套餐,价格26元-42元不等,一般排档的盖饭、盒饭,价格则在15-20元左右。而她周六加班一天的工资是多少呢?“我们是私营公司,一共不到20个人,管理不像大公司那么规范,加班费也没有明文规定。”童小姐说,周一到周五,下午六点以后的加班属于“正常的工作延时”,只有晚餐补贴15元。周六和周日,如遇到公司项目需要加班的,则每人每天补助100元,“按8小时工作制算,加班一小时,还不够我中午吃盒饭的。”童小姐坦言她正在考虑跳槽,尤其是看到ILO发布的中国员工月薪4134元的平均值,令她十分“受伤害!”

在金银湖一家科技公司任职网络维护的小胡,幽默感叹:“伤不起啊,我拖中国人民的后腿了!”同时,他也试图分析该数据的背景:“ILO眼里只有‘北上广’吧,所以才有这么高的月薪。或者是把税收社保加了上去吧。”

触动职场人“挣钱感受”

崔永元曾直言,物价频频升级,如今,虽然月薪过万,但仍感觉不够花。对此,在光谷一家电子公司担任武汉部销售经理,年薪税前二十万元的郑小姐也深有同感。谈及自己的“挣钱感受”时说,她觉得薪水虽然高了,但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各种花销随之而来。到商场里买件衣服动辄几千元,知名度高一点的品牌,春款单鞋都在千元左右;和两三个要好的朋友泡泡咖啡馆,坐一会儿要上百……二十年前人们习惯用“角”作为计算钱的单位,十年前人们用“元”计算钱的多少,对如今的白领人士来说,花销一般用“百”考虑。

“Z富裕”的时候,是在2003年,“那时候刚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1800块钱”,虽然数字很小,但却感觉总是花不完,“跟同事吃饭抢着买单,想办法让自己有点儿高消费,之后还能存下来一些钱。”

近日,网上发起一项调查,200多人参加了微博发起的投票“在湖北,月收入多少才有安全感?”

去年大学毕业,在网络公司上班的小磊在电话中苦笑,“个人觉得我活得太坚强了,不到1500元的工资要存银行700元,然后充电话费50元,充乘车卡100元,买不起衣服,吃不起大餐,送不起人情,我就是个悲剧!”

采访中,虽然大倒苦水,但大多数职场人持这样一种观点:工资确实是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和生活保障,但想想一个月挣一两千元的人,还是调整心态吧,你没有安全感的同时,想想有些人只够温饱,又向谁抱怨呢。

今年一季度,武汉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771.18亿元,同比增长12.7%,增幅高于一季度全国GDP8.1%的同比增幅武汉市统计局负责人称,在全国经济缓中求稳的宏观背景下,武汉市的GDP增幅较快,形势良好。

新签过5亿元项目23个

武汉市经济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投资的增长。今年一季度,武汉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8.88亿元,同比增长2.8%。从产业来看,虽然第一产业投资额同比下降87%,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87.9%和6.4%。专家称,工业、服务业发展加快,是武汉保持经济良好运行的关键。

武汉市统计局称,一季度,武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该市199个重点项目中有131个正在施工,完成投资额311.53亿元,占全市投资的40%。其次,工业投资增长强劲,新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23个,其中投资额5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一个。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80.4%,是增幅Z高的行业。

生物医药产值增长Z快

一季度,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3.6亿元,同比增长16.3%,增幅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11大工业行业产值均有增长,其中9个行业两位数增长,增幅Z高的是生物医药行业,达47.6%,同比提高33.6个百分点。同时,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的增长势头也较快,增幅均超两位数。

据统计,一季度,武汉市有4家企业的工业产值超过了100亿元,分别是武钢、武烟、神龙、东风本田,此外还有21家企业的工业产值超过了10亿元,187家企业的工业产值过亿元。

但是,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有所下降。据了解,今年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96.8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利润总额46.95亿元,同比下降19%,而上年同期是增长39.6%。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16.2%

今年一季度,武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27.0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而一季度的GDP增幅是12.7%。于是,有说法称人均可支配收入再次跑赢GDP。对此,武汉市统计局负责人称,这种说法是人们的误解。

据了解,GDP是以不变价来计算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以现价来衡量的,没有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今年一季度武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是12.4%,反而要略低于GDP的增幅。但是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较高,为18%,因此一季度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速与GDP的增长水平基本同步。

根据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一季度武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收入增长20.1%,财产性收入增长6.4%,转移性收入增长15.9%。但一些市民感觉工资收入并未明显增长。

对此,武汉市统计局负责人解释,工资收入增长,是因为武汉市Z低工资标准提高,同时个人所得税也在下降。而20.1%这一数字是平均值,即使被抽样调查的群体中有60%的人的工资增幅小,但另外40%高收入群体的工资收入增幅大,也会拉高这一比例,这也是许多市民的感觉与统计数字相悖的原因所在。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