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存 勿删
5回复
阅读 34
咖啡淡了
超级意粉
本帖Z后由 咖啡淡了 于 2012-5-10 20:06 编辑
秋季入学,是每个家长和孩子期待的,孩子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家长紧张,孩子期待。家长们也需要更多的指导让孩子顺利的过度,也许是学前班的课程学习,也许是暑期托管,或者带着孩子参观即将入园的学校,做这些只为了孩子能够顺利幼儿园升小学的衔接。幼儿园是无忧无虑的,是人生中Z快乐的时期,也是孩子学习各种知识的起点,但孩子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该时期,随着幼儿园生活的结束,他们就要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小学。那么家长怎么才能让孩子愉快的进入小学生活呢?

家长必备四大准备功课

学具及生活用品准备

在校安全问题

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培养

心理健康,切记“九不要”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全部回复
咖啡淡了
超级意粉
本帖Z后由 咖啡淡了 于 2012-5-10 19:42 编辑
训练孩子认识课本
一年级有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品德、自然等7门功课,一般是由不同的老师任教的。小学一节课是四十分钟。一年级有了教学任务,老师的要求比幼儿园的老师严格多了。幼儿容易分散精神,老师每堂课要多次调动孩子的兴趣,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把教学任务完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老师是十分珍惜时间的,让课堂进度会紧凑点。
专家提醒,老师亮出教科书,学生就要动作快速地拿出老师要求拿的课本。你的孩子老是拿不出课本,老师要照顾大多数人的时间,是不会久等你的孩子的。
家长可以这样训练:带孩子去书店,你选了一本书,要求孩子仔细观察后,到书架选出你手中拿的书,多次训练,让孩子做到又快又准;也可以在家里用各样相同的作业本训练,让学生认图案、看厚薄等辨认。还要训练孩子翻开要求的页码。请家长既要口头要求孩子打开×页,也要用书面写出数字请孩子翻到××页,多次训练,直到孩子熟练为止。开学了,老师上什么科目要拿什么课本打开哪页,你的孩子就能熟练自如地拿出相应的课本或者作业本了。


早餐给孩子充分的营养
经过一夜的消化,孩子肚子早饿了,如果早餐孩子又不自觉吃,那么孩子是在饥饿状态下学习一个上午,学习效果当然不好了。所以,刚开学的这段时间,家长尽量让孩子在家吃好、吃饱营养早餐。专家发现很多父母贪方便,给孩子钱让他自己买,这是很不好的,因为孩子只喜欢买那些没有营养、不卫生的零食及由色素、糖精、自来水混合成的“饮料”等。如果家长认为太早起床做早餐辛苦,要是条件许可,家长可以前一天晚上买了面包、牛奶置于冰箱里,第二天放到微波炉一加热就可以了。


委婉地节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现在的孩子,对电视是很入迷的。可是,学习阶段的青少年,是要有节制看电视的。老师一般晚上会留少量的作业,很多孩子往往只顾着看电视而忘记了做作业,睡觉前发现作业没完成,才马马虎虎完成算数;或者做好作业,已经深夜了,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的听课;或者干脆不做,被老师批评多了,对孩子的信心是有打击的。
专家提醒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做完作业才看电视。并且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也尽量不开电视影响和诱惑孩子,让孩子专心完成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睡前提醒孩子整理好明天的学习用具
每天晚上回家,孩子要做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家长在孩子睡觉前应要求孩子检查书包:课本、作业本收拾好了,铅笔削好了,转笔刀、橡皮等是否放进了书包?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袜子是否准备就绪?几乎每天都有孩子忘记带课本或者作业本什么的,教学任务很重的老师是不可能天天照顾这一小部分的“冒失鬼”浪费上课时间的,很多时候老师讲课,没带课本来的孩子就干着急。
专家需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毛手毛脚的,这坏习惯一形成,对他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是很不利的。
咖啡淡了
超级意粉
本帖Z后由 咖啡淡了 于 2012-5-10 19:49 编辑
学具准备
(1)双肩书包:尽量选择结果轻巧、大小合适的双肩书包(强调不要拉包,原因有两点:没有那么重的书,没有必要;课桌里放不下)。
(2)软质笔袋:简单、实用就好,样式不要太花哨,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强调要买掉在地上尽量不出声的笔袋,也就是说不能用铁质的)。
(3)铅笔:每天至少带10支HB尖铅笔,要木杆的,不要自动铅笔。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一定要套上笔帽。(居然是至少10支!强调一定要HB的,因为这个容易写出来,虽然用HB的铅笔写出来的作业有可能太黑不好看;孩子的骨骼发育不好,不能用太硬的)。
(4)橡皮:选用绘图铅笔,也就是软的(强调不要那种花里胡哨的彩色硬橡皮)。
(5)直尺一把,主要不要太长,要能放进笔袋里面。
(6)硬垫板(俺第一听说):单色的,不带图案。
所有文具上贴好名条(铅笔、笔帽、尺子、垫板等),以免丢失(老师强调,现在孩子们都不在乎丢失这种文具,有时一天能捡到一大堆,但找不到失主。)老师强调,在准备以上用具时,要注意简单、实用,功能不能太多、太复杂,外观不要太花俏,以免在课堂上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听讲效果。
(7)帮助孩子包好书皮和本皮(强调书皮用透明的纸包,作业等用白色的包,上面要写分数等)。
(8)要按科目准备不同颜色的文件袋,把各科用具分类装袋,还要再备一个作业袋(强调用PVC的或布的文件袋)。


生活用品准备
小勺、汤碗(不要太大,但要能隔热)、干纸巾、湿纸巾、小水杯(教室里有饮水机,不让孩子喝饮料),要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小饭兜内,每天拿回家刷碗。
咖啡淡了
超级意粉
本帖Z后由 咖啡淡了 于 2012-5-10 19:54 编辑
游戏安全
小学活动器械高而大,场地硬、学生多,老师也不可能随时呵护在学生左右,所以一定要及早吩咐孩子课间活动时守秩序,不推挤,不疯跑,不要扔石子、玩木棍。


接送安全
一般小学都规定家长在距校门50米处接送孩子,所以家长要事先同孩子约好接送地点,嘱咐孩子家长没来时原地等待,不乱跑,不跟别人走,去同学家一定要先同家长商量。


上学、放学路上安全
家长提前带孩子往学校步行几次,每次重复讲关键地点路标及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孩子注意车辆、陌生人、同伴游戏等问题。


饮食卫生安全
教育孩子不买小摊上的食品;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只用自己的杯子喝水;做眼保健操时手脏就别乱揉。


以防万一,在孩子书包某个隐蔽角落装点零钱,藏在只有孩子自己知道的地方,便于非常时期可以和父母取得联系,要经常检查是否还在,用于防止坏人劫持或遇到高年级校园暴力时的“救命钱”,严禁孩子非紧急时使用。
咖啡淡了
超级意粉
本帖Z后由 咖啡淡了 于 2012-5-10 19:57 编辑
小升初的衔接并不仅仅体现在孩子的知识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培养适应初中学习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第一,学会预习和复习。中学阶段信息量成倍增加,初一一年的信息量几乎相当于小学六年的信息量。小学可以反复讲一个内容,而中学则不同,今天没听懂,明天在这基础上又有新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第二,从模仿到理解。初一的学生经常反映,上课时听得挺明白,下课后回家不会做。原因在于,小学老师讲完例题后,都会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模仿解答方法。而中学老师着重讲概念,练习题跟例题不完全一样,要求在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第三,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老师说得多管得多,中学提倡自觉学习、独立意识。如果不会自主学习,不自觉、不主动,考试时就要吃苦头。
第四,注重学习方法。有的孩子上课挺认真,但总是考不了理想的分数。其实原因挺简单,老师一节课可能要说100多句话,你都听明白了,但是Z重要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却没听明白。再比如说改错,很多家长本身就没意识到,觉得孩子自己知道错了就行了,实际知道错了并把这个错误消灭是个很困难的过程。
咖啡淡了
超级意粉
本帖Z后由 咖啡淡了 于 2012-5-10 20:00 编辑
新学年开始了,又有许多孩子走进校门成了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Z初阶段,他们的心理是脆弱的,需要家长细心呵护。心理专家建议,呵护孩子心理健康,家长应做到“九不要”。
不要抑制孩子的兴奋。入学头几天,孩子们的内心都是兴奋的,即使是不爱说话、不善表达的孩子也不例外。家长千万不要抑制他们的兴奋,一定要配合他们“演戏”,否则会让他们对学校丧失兴趣。
不要用老师吓唬孩子。过了新鲜劲儿,有些孩子可能出现不愿意到学校去的想法,或者在门口哭闹不进教室,或者装病,或者说谎,有些家长会说些“让老师好好管管你”、“等着挨批评吧”之类的话。这样多数会起反作用,让孩子因惧怕老师更不愿意上学。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学校、老师不好。家长之间有时会对学校和老师进行负面评价,但是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因为那样无异给学校和老师贴了张标签,可能会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有先入为主的成见,进而生出抵触情绪,家长应该多说学校和老师好的一方面,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刚上学孩子的心理是比较敏感的,所以这段时间家长不要谈论学习成绩、班级排名等问题,家长之间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谈论家里不好的事情,那样会给孩子造成明显的心理压力,出现对新的校园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差等心理问题。
不要在校门口逗留。有些家长心里放不下刚走进校门的孩子,长时间逗留在学校门口,甚至从上学一直等到放学,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内心更加不平静,影响学习效果,影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不要长时间离开孩子。刚走进校门的孩子非常需要心理支持,所以每天放学后父母都要陪伴着他,听他讲讲校园里的事情,与他做些亲子游戏,进行一些语言沟通。如果在这个阶段长时间离开孩子,则可能促使他产生分离性焦虑,出现情感断层,影响人格的发育,影响心理健康。
不要替孩子做这做那。有些家长心疼孩子,看着书包挺沉就替他背书包,看他写作业很难就指点一二,这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会促使他产生依赖心理。
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往。放学了,孩子回到家可能说些班里不好的事情,比如谁谁打我了,谁谁拿别人铅笔了等,有些家长就“指导”孩子,别跟他们几个玩儿。那么小的孩子都会犯些小错误,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如果都不让自己的孩子与他们玩儿,结果只能使自己的孩子孤立。
不要拿上学太当回事儿。孩子上学了,有些家长太当回事儿,心情焦虑,整天坐卧不安,早餐吃什么、明天穿什么,都要问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百般呵护,这只能害了孩子。因为一旦把这种焦虑状态传染给孩子,孩子就会莫名的紧张,不知道如何做才对得起父母。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
得意生活®得意®得意DE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