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些城市试点开征房产税的传说似乎就要变为现实。不过与此前人们翘首相盼的境况相比,此时舆论多了一些理性的声音。人们开始提出疑问,ZF对公民财产征税,是不是需要公民同意?房产税到底会抑制房价还是推高房价?
ZF向老百姓征税,都会给个冠冕堂皇的说辞。此次地方ZF欲开征房产税,就是打着抑制高房价的旗号。这个口号颇有市场,并赢得众多买房人的支持。不过,当ZF任意对私人财产征税时,这已经不仅仅是房价和税收问题了。
这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中国正在建设法制国家,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毕竟已经有《宪法》,有《立法法》。其中《立法法》明确规定,“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必须立法。地方ZF开征房产税,就是征收私人财产,因而需要法律依据。如果借助修改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房产税暂行条例》来对多套房征税,则需明确税征收对象是否为“营业性用房”,若将居民二套房以上住宅定义为“营业性用房”,也需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修改《房产税暂行条例》。
其次,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房产税初衷是为地方ZF建立长期税源,使其摆脱土地财政依赖,从而尽快实现地方事权和财力的匹配。这个出发点是好的,遗憾的是,ZF在此过程中过于追求功利,在没有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条件下,片面对私人财产开征新税,不仅难以替代土地财政,还会增加公民负担,如果再加上程序不正义,就会产生不良政治后果。ZF不经过立法程序擅自对公民征税,开创恶劣先例,让公众觉得ZF无法无天,更会加剧公众与ZF对立情绪。
第三,这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房产税之所以得到舆论关注,就在于打着抑制高房价的旗号。但问题是,在一个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预期严重,土地和住房供应垄断的环境下,房产税未必能够起到抑制房价作用,搞不好还会推高房价。
我有两点担心。其一,房产税是对住房持有环节征税,这无疑会增加持有人成本。但由于住房供给不足,需求旺盛,房产税很容易转嫁给二手房购买者。目前绝大部分多套住房持有者,其目的都不是长期持有住房,而是待价而沽。在房价持续上升市况下,房产税可以完全向下游转嫁,其结果就是提高二手房购房成本。其二,房产税是按住宅市场价格一定比例征税,会刺激ZF实现税收收益Z大化。如果土地垄断和拍卖制度继续实行,地方ZF就有动力通过限制土地供应来抬高地价,进而抬高房价,这样就可以征收绝对数额更多的房产税。因此,不改革土地制度,房产税会演变成高房价激励机制。
2006年的营业税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现在二手房不都是买房承担吗?总的价格加上税费负担更重了!空方就这么不长记性?说实话,有房子的人一点也不在乎房产税,上海和重庆的效果就很微不足道,主要还是限购抑制了价格,一旦限购放开,房产税随他收,投资客自然有办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