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Z后由 总跑调的孩纸 于 2013-5-7 14:52 编辑
提笔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已从伦敦回到武汉。和好朋友们一起去,我感到这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伦敦的任何一块玻璃窗都是明亮的。无论是沧桑的罗马式大教堂还是古朴的中世纪建筑,无论是市政厅的玻璃幕墙还是居家的玻璃窗,全都一尘不染,倒映着蓝天。建筑是城市窗户,窗户是建筑的眼睛,那么,这些玻璃窗就是伦敦的眼睛了。透过这些玻璃窗,也许是反射的街景,也许是读书的老奶奶,也许是花瓶里的玫瑰;也许,还是埃及的法老。
透过大英博物馆的玻璃,我看到六千年前法老的木乃伊、五千年前大理石的神像、四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印章、三千年前的亚述王宫浮雕。在中国展厅,玻璃橱里全是汝窑!苍天,在国内也不容易见到如此集中的汝窑精品!宋白瓷、元青花、明景泰蓝、清釉上彩,中华的珍宝把我震撼。感慨历史,我发现仅仅是一块玻璃的距离。
伦敦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城。大英博物馆身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收藏跨越九千年时空,荟萃史前文明、古埃及、古波斯、中美、古希腊、古罗马、东亚、南亚、欧美、南太平洋等各地文物珍宝。它可以说是一本活的人类历史教科书,活的人类艺术史。除此之外,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恐龙、科学博物馆的蒸汽机、国家美术馆的《干草车》、帝国战争博物馆的二战坦克、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女王蜡像、福尔摩斯纪念馆的探局、泰特现代艺术馆的《睡莲》等等,都让你眼花缭乱,心跳加速。我记得站在梵高的《向日葵》前,仿佛就在看梵高作画,金色的颜料将画面布满,自然地勾出向日葵的花瓣,传神至极;在那稀疏的凋态中,生命的张力得以显示,画家的忧郁若隐若现。在泰特,现代派和后现代作品让人难以揣摩,时代的变异和人的变异提示我们潜藏的问题。游客往往站在一个实物雕塑前,陷入久久沉思……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博物馆的玻璃后面,是文明和智慧。在伦敦,你尽可以在艺术、历史、科学的海洋中冲浪。伦敦的玻璃,总是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