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Z后由 三峡人家 于 2013-8-27 21:28 编辑
坠天使 发表于 2013-8-27 21:07 这不叫自卑,谁叫某些武汉人把汉骂骂出世界了呢?摸着良心说,武汉话有普通话好听?有普通话听起来有修养? ...
易中天《读城记·武汉三镇》,里面有一段话:“武汉话和北京话一样,都具有艺术性和戏剧性。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听北京话像听相声,怎么听,怎么可乐;听武汉话则像听戏,有板有眼,铿锵有力。”戏剧较之于相声,或许更可称大手笔、大制作,于是就有了“板眼”,就有了自己的独有的艺术性和魅力性。代表武汉人性格、武汉人生命劲歌、武汉人可爱之处
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乡土情结。发掘武汉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弘扬其魅力,魅力归魅力,实力归实力。相对于(粤沪川湘陕。。)这些地方方言已转化为一种文化生产力的现实,武汉方言要将魅力全部变为实力,确实要走的路还很长。
坠天使发表于 2013-8-27 21:34 武汉话原本是蛮有味道的,但是自从汉骂出名后,奇葩事件层出不穷后,全国对我们武汉评价都不高,不是我不 ...
方言归方言,骂人归骂人,根本两码事
体现一个人素养不在于是说什么方言,而是人格、内涵、气度。。。
说武汉话难听?发音不字正腔园怎么可能好听,你若听过何祚欢(男)、陈伯华(女)就不会这么说了。何祚欢就曾指出,武汉人自己爱“痞”自己,还不够了解就轻易否定。武汉话其实是中国Z美丽的方言之一,武汉话中有一些代表语气的词汇和很油滑的词汇,特别是汉骂,应该坚定地选择“不说”。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极推崇武汉话,并提议将武汉话为普通话推行全国。
辛亥革命后,在当时北京地区影响很大的《顺天时报》曾登出一则《征婚启事》,启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章太炎,其内容大抵有五条:鄂女为限;大家闺秀;文理通顺;不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章太炎的《征婚启事》为何指明“以鄂女为限”呢?一说是章太炎认为“鄂地首义之区,女子亦殊不凡”;二说便是“湘女多情,鄂女多音”。鄂地语言中遗存着古楚方言词汇却是实情,作为语言学大师的章太炎,当年曾一度主张以武汉音为汉语的标准。如杯子武汉话叫“盏子”,现代语言基本都消失,普通话早就没了,而武汉话里却还在固执地“捍卫”古楚的叫法。
本帖Z后由 三峡人家 于 2013-8-28 20:31 编辑
坠天使 发表于 2013-8-27 23:14 我想知道汉骂是谁发明的,你举再多历史名理都不能让街头的汉骂消失,我老公说话带把子我都会嚼他,你说的 ...
有语言就自然会有脏话,这不是武汉话独有现象,蒋介石口头语“娘希匹”比汉骂更有名,能说是浙江人素质差?
90年代武汉700万,现在超过1200万,新增主要外来人口。除了少量机关大学说普通话(还不标准),多数原住武汉话,还有很多说武汉话的新武汉人,难道这些人都是城市素质不高主要原因????
真正说来是部分外来人和少数人放大了武汉话中部分不雅的东西,造成对整个武汉话的不良印象。
周遭同学朋友上百从小都说武汉话,少有说话带渣子,说来说去还是个人问题,不要放大到全部
不少同学省台播音主持,碰到是湖北人武汉人,都是各说各话交流,标准普通话对地道武汉话,有什么问题吗?语言还有卑劣之分,根源在于历史文化自信感不强。
有人说武汉话不好听是错觉是心理因素,是现在已经发生变化了的武汉话而不是正宗武汉话。正宗武汉话比较好听,看了汉剧就知道了。汉剧中的念白,是武汉话,而楚剧用的是黄陂话,黄陂话过去不属武汉话,现在,也只能算是部分武汉话。方言的语音可能会出现变异,一定的语汇可能会被通用语代替,但它承载的文化是不会消失的,它们会被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保留下来,历史上也是如此。方言本身也是会自我发展的,旧的方言淘汰了,新的方言在不断产生。
体坛一姐李娜的普通话、武汉话、英语都非常棒,全球直播赛事一样飙武汉话,搞的CCAV要请武汉话翻译。众多顶尖品牌全球形象代言人,绝对国际范满世界说武汉话有丢人??
普通话呆板适合官方场合,方言接地气适合日常交流,两个武汉人碰到一起用普通话交流,说出来就是个笑话。有个故事:姜山曾好言好语纠正李娜在比赛现场,哪一拍不该那样打,哪一球不应那么接。李娜听后,半晌无语,忽地带着几分娇嗔, 几分自得几分抱怨道:“遣!遣!遣!跟我遣远些!”外国记者听到这声汉腔,不禁惊乎”中国还有这么好听方言”。“加哈子油撒,莫在那里坐倒!”你用普通话说哈子看是么味道,看有没临场感?
且歌且行发表于 2013-8-27 23:31 一说汉骂,就拿易中天来说事儿一说素质,就拿外地人做靶子汉骂本来就依附于方言
为什么非要在每句话的开头或是结尾加上那些。。。?
地方方言在地方肯定有优势,沪语在上海粤语在广东,除非是深圳全新移民城市,这个没什么好抱怨的
连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同胞都不尊重,还指望谁来尊重你,又有谁会尊重武汉?武汉人既要虚心谨慎但也不能妄自菲薄,只有尊重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历史,自觉维护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
武汉印刷发表于 2013-8-27 20:20 武汉话好听吗????????
你在说中国好声音OR同一首歌?
楚辞好看吗?贾漳柯电影好看吗?信天游好听吗?王保长、傻儿师长好看吗,The Beatles好听吗。。?
本帖Z后由 三峡人家 于 2013-8-28 19:55 编辑
转贴: 武汉人要看得起武汉话(方月仿)
前不久,因有某武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操了一句讨厌的“汉骂”,引起各方大哗。指责“汉骂”之声,不绝入耳;废止“汉骂”的呼吁,慷慨激昂;作为武汉人似乎也感到自惭其秽,顿有低人三分,抬不起头来之感。
平心而论,外地人听了便要“痛打落水狗”的那句“汉骂”,武汉本地人如果听谁作古正经的骂出口来,也会不依不饶,要一蹦三尺高,搞烦了还会挥拳舞手“架势开打”的。可进而一想,要想“废止”这句“汉骂”似乎又极不可能。试想:一人只能管住一人之嘴,岂能封牢万众之口?人家要操“汉骂”,听者也只能自叹“奈何奈何无奈何”。殊不知,“汉学家”彭建新还另有一番注解,他说:武汉那句人人熟悉的“汉骂”,除恶男劣女,各色人等,一气之下,常会破口而出而惹祸外,还有一层几分奇怪几分有趣的意思:那便是两位十分相好的哥们,甚至姐们妹门,特别是久未谋面,久别重逢,竟也会一连用几个那句“汉骂叠句”,来表达思念之情,相见之欢。闻者非但不气恼,甚至还会洒泪送还对方几句同样的“汉骂”,方才能对应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由此可见,既或是象“汉骂”那样坏得像“过街老鼠一样”的方言,也不能一夜间“打灭”干净,更不能一概而论,还真得“内外有别”,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过,作为使用文明用语的公众场合,那句“汉骂”绝对应在严禁之列!
当然,按照人之常情,“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所谓“骂人”的话都不会是好话,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各种语言都一样。并且还有一个怪现象:越是“骂人”的“话”越好学,越上口,越记得住。如蒋委员长的“浙骂”;日本人的“东洋骂”等等。我市杂技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几拨“黑人杂技演员”。据带他们练功习艺的老师们说:“因为我们讲的是武汉话,这些黑伢都一律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讲一口标准的武汉话,特别是武汉骂人的话,他们一听就会,一会就说,而且终生不忘。”国内国外,此类典型例子甚多,不一而足。此处,笔者并无丝毫提倡学“骂人”话之意,而是想恳请语言学专家好生研究一下,为什么中外“骂人”的话都那么易学难忘,那么刻骨铭心,倘能借此来学“不骂人”的话,岂不美哉?
除了“骂人”的话之外,再就是武汉人“抖狠的话”也很有趣。我有一位大学执教多年的好友钟生华先生曾兴奋地对我说:“世界网球冠军李娜(武汉姑娘),在夺得金牌之后,与她一起出国的丈夫,曾好言好语纠正她在比赛现场,哪一拍不该那样打,哪一球不应那么接。李娜听后,半晌无语,忽地带着几分娇嗔, 几分自得,几分抱怨的神情,口吐珠玑“抖狠”道:“遣!遣!遣!跟我遣远些!!”
不料想他们小夫妻的这段“对话”,被现场采访的外国记者录了下来,播了出去。外国人一听他们讲的武汉话,不禁惊呼:“哇!中国还有这么好听的方言啊?武汉话比四川话美多啦!”
武汉人都知道:“遣”者,“去”也!“走”也!“滚”也之意。而武汉的姑娘伢偏偏不直说“你去!你走!你滚!”而要说“你遣、遣远些!”而且,“遣”字也不是随意用的,而只是对与自己相亲相近相好的人的专用词句。“遣”字本意乃“派遣”、“排遣”,引申才有“谪贬”而去之意。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即有“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之句。此之“遣”,即“贬去”之意。可见,“遣”字乃保留在武汉话中的含有古语古意,而又有所延伸变易的一个颇有地方特色的“巧”字,这难道不就是文化么?
说到文化,我联想到我国语言学家李雾先生在《南方周末》专栏中所说的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即“保卫汉语,首先保卫方言”!他郑重地说:“对于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南方人来说,我们面临的语言问题,不是英语会挤走汉语,而是我们的‘母语’——方言缺乏空间。”
为什么会缺乏空间呢?仅以武汉话而言,窃以为,首先是武汉人看不起武汉话,更看不起用武汉话演唱的家乡戏!在日常生活中,尽管绝大多数的武汉人以讲武汉话为主(只有少数人因工作需要才兼说普通话与武汉话。在武汉生活的武汉人彻彻底底咬紧牙关只讲普通话,不说武汉话的人有没有呢?有!但极少极少,属于另类,武汉人背后会讥之为“有病”!)现在的问题是,当今眼目下,绝大多数人成天说武汉话的中青年人,似乎都不大看得起自己说的武汉话,比如,某领导人在大会上讲一口武汉话,肯定有人撇嘴说:“土包子,丑死了!“又比如:小伢牙牙学语时,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就只准孩子讲“普通话”与“英语”之“双语”,严令禁止孩子说“武汉话”。还逼得带孙子辈的老人家们,不得不教宝贝孙子辈们的“弯管子普通话”。这种种缩小方言空间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无疑是认为武汉话不美,不好听,不高级,不洋气,太土老冒了……
我常常大惑不解的是,武汉人不知为何不象陕西西安人那样,那么如醉如痴地热爱用陕西土话唱的陕西梆子——秦腔?贾平凹曾著文说:“外地人说陕西什么不好都行,唯独不能说秦腔不好。你若说秦腔不好,嗨嗨!陕西人准会抄起家伙跟你拼命”;河南人也疯狂于用河南话演唱的河南梆子——豫剧;浙江、上海、杭州人更热爱以“江浙吴语”演唱源于嵊县“小歌班”的越剧……武汉的“汉剧”已有四百年悠久历史,从清道光年间一直到民国中期,武汉三镇都曾是汉剧的“一统天下”。当时的武汉人只看汉剧、只爱汉剧、只迷汉剧,南来北往的平剧(京剧、新剧、文明戏等),初来汉口只有搭汉剧班,与汉剧演员同台,唱两句汉剧说几句武汉话,才能站住脚。我在上海认识京班的一位被誉为“江南第一名丑”的刘斌昆老先生,他是河北人,因早年曾多次来武汉演出,他就能讲一口流利的武汉话,能唱不少汉剧腔。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武汉汉剧院首次赴香港公演汉剧优秀传统戏,那些常居港澳的武汉老乡,曾拉着汉剧演员们的手激动地说:“听说汉戏来香港,我们不晓得几高兴。我们这些长年生活在港澳的武汉人,莫说听汉戏,就是跟您家们说两句武汉话也是润心的呀!”那种“乡音不改鬓毛催”思乡情,委实令我感动。
曾几何时,如今的武汉人除上了年纪的人以外,大多中青年人已不知汉剧为何物,偶尔听到用武汉话所念所唱的汉剧,也不明究竟,误以为是京剧而处之淡漠,不屑一顾。更谈不上“发热”、“发烧”、“发狂”了!
武汉人提出了宏扬“汉派文化”的响亮口号,但让他们所看到的也只是几部用武汉“街头俚语”表演的通俗搞笑的影视剧和相声剧。如《都市茶座》、《你嚇我》、《搭白算数》、《一碗算我的》等等。观众看表演,图的是轻松愉快,哈哈一笑。武汉人在欣赏武汉话节目中,多少还有几分自嘲武汉话的成份。歌厅娱乐厅之“武汉方言小品”更是以武汉话作“爆炒”原料,一切从俗,从搞笑出发,无意顾及其他了……
以上大略就是武汉话在武汉生存空间中的复杂现状。我以为:喜欢与不喜欢,传承不传承武汉话原因很多。若从武汉人通过外地话来看待外地人的态度来分析,便可窥探武汉人某些较为现实而又有趣的心理来。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武汉人一听讲上海或下江话的人,便知乃“有钱归味的人”,因为当时上海一带工资高于武汉,生活也优于武汉;到了本世纪改革之年,广东沿海经济发展了,凡操“广广腔”者,几乎都被视为“大老板”的标志;而讲“普通话”或“京片子”的人,不论何时,认定要么是皇城根下的官儿,要么是北京城大落地来的贵人贵客,名人雅士,不敢小觑也!
观此种种,透视武汉人的普遍心态,乃是较为看重讲话人的经济与地位的!而对于武汉人而言,渴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企盼城市整体地位的提高,而又不及京、津、沪及重庆直辖市那般优越,才产生了某种自悲,某种不自信,某种自愧不如,方才有意无意,在抱怨武汉的同时,顺带也疏远了武汉话……
因此,我觉得:如果认定方言乃是一种文化根基,那么,武汉人首先应从心理上增强对武汉人的自信心。这是因为,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的自信心,一个地方也应有对地方的自信心,对于武汉话来讲,武汉人首先要看得起武汉话。其实,确定人的价值。并不在于讲什么方言,而在于其人的德才学识与业绩贡献是否出类拔萃。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一不操各自家乡方言,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伟大;当今各界名人名士,科、教、文大家,不管他们讲哪里话,绝对不能动摇他们的学术地位;武汉以往的大资本家、大企业家与当今的大创业者,大富豪等也并不因为他们讲武汉话而降低其身份。所以,语言不是衡量伟大与渺小,高贵与卑下,富裕与寒碜等方面的标准。我们既是武汉人,就应讲武汉话,我们热爱武汉,就应热爱武汉话。热爱家乡戏。武汉人讲武汉话来干事业,搞改革,图发展,创繁荣,理应理直气壮,坦坦荡荡,毫无愧色,毫不胆怯。必要的场合,要讲普通话就讲普通话。夹生一点,不妨宽容一点。实在讲不了,大大方方讲武汉话亦未尝不可,并不掉底子,岂可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哉?
更重要的是,必须认识武汉话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价值。孔夫子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武汉话属西南官话语系,遍及鄂、湘、云、贵、川等大半个中国,其语言、语调大致相似,从西一直贯到南,不谓不远。更为重要的是武汉话不仅仅是我国首批“非遗”保护传承项目汉剧的基本用语。同时也是联合国世界“非遗”剧种——京剧(国剧)唱念所必须遵循的声腔语言基础,即:湖广音、中州韵。传统京剧离开了武汉之声韵便不成其为国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武汉话不仅孕育了四百年悠久历史的汉剧,同时也孕育了近二百年历史的京剧。这是湖北人的骄傲,也是武汉方言的重大文化艺术价值之所在。有关此方面的学术、艺术、逸闻等,极为生动有趣,闻之可令武汉人人“浮一大白”,切望有更多学者参与共谈共讲共宣,余亦责无旁贷,且容当后述之。
慎重呼吁武汉人要看得起武汉话;
minniebaggio发表于 2013-8-27 22:25 "武汉人就应该:说好武汉话,做个文明人;在家武汉话,出门普通话"我就是这么做的哦
堂堂正正做个武汉人,大大方方说好武汉话
坠天使发表于 2013-8-28 23:52 我居然看完了 大家要克制汉骂 如果少些汉骂 武汉话会更动听~
不管武汉、普通、四川、粤语、英语。。骂人都是不应该的
不能因为方言俚语中有脏话就全盘否定它,那样就没有语言能幸免
从我做起、从身边人做起
世代流传的历史、文化在逐渐枯萎凋谢,随之还有祖辈世代传递的语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6000种语言,到2050年,将有一半灭亡或濒于灭亡,到2100年,全世界的语言将会变成600种。
一个社会、城市乃至方言的兴衰成败关键在文化、教育。摈弃人云亦云的功利,对待方言使用、孩子方言教育的态度体现人文精神,站在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象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我们手把手地告诉孩子:那个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
百姓市民日常生活中,天天时时普通话,仿如随身配带名校校徽、戒指,除炫耀一点点虚荣心,价值、意义何在?
©2008-2024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