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也上三年级,以前一直都不赞同让自己的孩子去培优。放假的时候,除了让孩子必须完成规定的作业外,从没有外出培优。今年暑假陪着孩子只做了三件事:学会游泳;外出旅游一次;看了好几本课外他感兴趣的书和几场美剧。余下的时间他一直在“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其实,和别的同事比起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这学那,我心里也是比较不安,有时也有点急。因为我们家不选择孩子培优,我在我同事的眼中就是个另类,在她们眼里仿佛培优就是孩子成长必经之路似的。
诚然,在这个急功进利的年代,普通的人家,想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有时候看起来是多么地不切实际。看看同事孩子前面越来越多的例子,我现在也都相信,教育真的是钱铺出来的。
穷人的孩子顺其自然成长能有将来吗?社会的不公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上。作为普通的家长,对于社会我们是改变不了的,唯有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才有出路。可是盲目地去适应,选择多种类型的培优、培优再培优,我想可能只有少数孩子才能获得成功,多数人的效果都不太好。所以作为家长,觉得好累。总是不停着做选择,不停地随时调整我们做家长的心态。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情况,有选择地培优。
我虽然以前也反感培优,总希望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相信孩子的成长不单单是学习。但现在自己的孩子还是得去培优,社会如此,人哪能够脱离社会了?所以今天下午也加入了明心的分班考试的大军中去,让孩子先体验一下。。那场面真是震撼啊!
这恐怕就是中国特点式的教育吧,谁都在其中,在其中品味其酸甜苦辣的味道。开始培优了,为所有可敬的孩子和家长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