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有些装蜂农卖假蜜的死骗子 滚出!有几个商家借这个帖子短消息,请大家注意甄别!!

735回复 阅读 66114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8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现在我们国家的蜜蜂种类,养的Z多的,大概是意蜂和中蜂两种,其他比如东北黑蜂什么的,我基本不了解,只知道有这么个蜂种,就不多说。

意蜂是意大利蜜蜂的简称,从国外引进的品种,是目前养殖Z多的。我爷爷以前养的是意蜂。

中蜂是中华蜂的简称,也叫土蜂,我们国家自有的品种。

我对中蜂的了解不如意蜂的多,这里就讲讲主流的意蜂 。

真正的养蜂人,靠养蜂吃饭的人,不说养100来箱蜜蜂,Z少也要养个五六十箱蜜蜂,才能过生活吧。

这样的蜂农,分两种。一种像我爷爷一样在家养蜂,不带蜜蜂出远门,以取蜂王浆为主,采蜜少,一季油菜花蜜,一季山上的百花蜜,年产蜜量少的时候一两吨,多的时候五六吨。

还有一种,就是像《舌尖2》里面的老谭夫妇,到处赶花采蜜,哪里花开了往哪里去,他们是以采蜜为主。老谭夫妻这样的,养150箱蜜蜂,说Z少的,年产蜜量也要有六七吨,一般的10吨,养蜂技术好运气也好,每到一个地方都能丰收的,那产蜜量更是不用多说了。

从春季开始说起,3月到4月湖北的油菜花蜜。4月江西的油菜花蜜,湖北宜昌的柑橘蜜。4月底河南山西的泡桐蜜。5月山西 ,陕西,辽宁的洋槐蜜。6月7月山西,陕西,湖南,湖北的荆条蜜,百花蜜。7月8月内蒙,青海的油菜花粉,向日葵粉。9月10月,湖北湖南的五倍子蜜。10月份后开始休养生息,培育新蜂王,大规模检查整理蜂群 。 上面的路线,是我老家那边蜂农的大概时间表。其他也有一些人往南方走,在南方过冬,等春天采荔枝,龙眼,枇杷蜜,但是我跟他们接触的少,不太了解。他们有的只有4月油菜花开的时候才回老家,有的甚至不回老家,一年四季,过年都是在外地风餐露宿。

那些认为蜂蜜产量很低的同志们,你们的想法完全错了!真实的蜂蜜产量就是这样!蜂农多的是蜜!

年产蜜量按吨计算,大家会说,那不是一年几十上百万?这就涉及到蜂蜜的收购价格和蜂蜜的浓度了。

首先,绝大部分蜂农的蜂蜜都是卖给收购商的,少部分留着零售。卖给收购商的,基本都是低浓度不合格的蜂蜜,留着零售的浓度也有高有低。蜂农很少会生产高浓度的成熟蜜,为什么呢?因为收购商给不起价!

比如说,在天气比较好,外界花开的也不错的情况下,一箱蜜蜂,一天能采5斤蜂蜜,装满蜂巢。我一天取一次蜜,7天能得35斤蜜,这蜜的浓度可能都在37度左右,稀的跟水一样,这样的蜜容易发酵变质。收购商可能只给5块钱一斤。

要想要蜂蜜的浓度高,浓稠,一般需要在蜂巢中酿造一周甚至更长时间,蜜蜂用翅膀扇风,蒸发掉蜜里面的水分,各种营养物质都达到饱和状态,Z后蜜蜂用蜂蜡封上蜂巢。这样经过长时间酿造的蜜,才是Z好的成熟蜜,只要密封好,保存得当,放多少年都没问题。蜜质量是好,但是你一周时间也就得了5斤蜜,而且收购商还是只给你5块钱一斤,有良心点的价格会稍稍给你加一点。

对收购商来说,浓度高低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Z后他们收购的蜂蜜都是进厂浓缩再加工,价格就摆在这,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是情愿一天取一次蜜,还是一周取一次蜜? 这就是蜂农的现状,因为多数厂家收购时不太注重蜂蜜浓度,导致蜂农放弃质量,一味追求产量。

有时候你在路边蜂场,我指的是真正养蜂的,那里买的蜂蜜,可能天气一热就会发酵变酸,表面有大量气泡,甚至会感觉瓶子都要涨破。你买到的是真蜂蜜。但是是浓度不合格的蜂蜜,是劣质蜜!

本帖Z后由 清风笑语和 于 2014-5-14 00:28 编辑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这一楼讲一讲 给蜜蜂喂白糖的问题

给蜜蜂喂食白糖,这是真的。  不过,这很正常。用不着大惊小怪。

  曾经有人耸人听闻地跟我讲:“我了解国内养蜂的黑幕!知道国产蜂蜜为什么不好吗?因为都喂糖!”

  我要告诉你:国外的养蜂人,也要给蜜蜂喂糖的。

  蜜蜂采蜜,把蜂蜜储存起来,是为了应付饥荒,即外界无蜜可采时用以食用的。但人类来了,展开了掠夺,抢走了蜜蜂的口粮。于是,到了外界无蜜可采的时候,蜜蜂就会闹饥荒。为了使蜜蜂免于饿死,养蜂人就需要对蜜蜂进行喂养。一般是喂蜂蜜,白糖或者葡萄糖浆。

  在在所有的养蜂学教材上,都有类似“蜂群的饲喂与蜜蜂的营养”这样的章节,介绍在外界蜜源枯竭,蜜蜂无蜜可食的情况下如何饲喂蜜蜂。可见,在养蜂行业,给蜜蜂喂食糖浆讲是非常普遍,也是非常正确的一件事。

  由于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四季蜜源充足的地方,同时由于气候影响而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枯蜜季节,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用糖浆饲喂蜜蜂都是一个正常现象。

那为什么不用担心蜂蜜中含有白糖呢?

首先,养蜂人对蜜蜂进行人工喂养白糖,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但凡外界有蜜源,蜜蜂只要饿不死,就没有人会给蜜蜂喂糖。谁会这么傻呢?

其次,即使给蜜蜂喂白糖(白糖即蔗糖,而蜜蜂刚采来的花蜜主要成分也是蔗糖),经过蜜蜂的酿造,也会转会为葡萄糖和果糖,绝对不可能继续以大量白糖的形式继续存在。更重要的是,在枯蜜季节,蜜蜂的消耗量很大,等到外界有蜜可采的时候,人工喂养的糖浆早就吃光了。而从有蜜可采,到有蜜可取,又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等到蜂农可以取蜜的时候,喂食的白糖早就被蜜蜂消耗殆尽了。因此,人工喂养糖浆对于蜂蜜毫无影响。

再次,有人担心养蜂人为了提高产量,会大量进行人工喂养。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对于养蜂人来说,这样做并不划算,因为喂一斤白糖肯定出不了一斤蜜(蜂蜜的含糖量一般都在70%以上),甚至可能喂N斤白糖也出不了一斤蜜(因为蜜蜂自身有消耗,并且消耗量是非常惊人的)。低浓度的蜂蜜收购价非常低,养蜂人不是傻子,这笔账还是会算的,这也是为什么养蜂人付高昂的车费,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也要全国各地赶花的原因。

坐地养蜂,比如我爷爷这样的,平时外界没蜜可采的时候,有时候会给蜜蜂喂食蜂蜜或者白糖,不然基本上没有蜂王浆可取,这个时候取的蜂王浆质量也不好,价格便宜。

  

所以,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在外界有蜜可采的时候,没必要喂糖,养蜂人没必要犯傻;在外界无蜜可采的时候,喂N斤白糖也出不了一斤蜜,养蜂人更不会犯傻。更重要的是,在有花蜜可采的季节,你即使给蜜蜂喂糖浆,它也不会吃。

(可能会有人说,我家养的蜜蜂不需要喂糖,或许老式的土蜂养法不需要,一年只取两次蜜,留有足够的蜂蜜给蜜蜂过冬食用,这个确实不需要喂食,但是这种养法,蜂蜜的产量是极其有限的,淘宝上那些号称老式割蜜,但是月销售量几百斤的,不可信!

本帖Z后由 清风笑语和 于 2014-5-14 15:48 编辑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这一楼 讲讲蜂蜜的结晶和融化

蜂蜜为什么会结晶?

首先要了解蜂蜜的基本成份,蜂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糖份约占总物质80%,其中果糖和葡萄糖过饱和溶液占总糖量85-95%,蔗糖占5%左右。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0-14度)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所以蜂蜜结晶实际上是蜂蜜中葡萄糖引起的,这主要取决于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不易结晶)之间的比例,即葡萄糖占还原糖的百分比例。一般来说,当葡萄糖与果糖含量相等 1:1 结晶缓慢;当比例为 1:2 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时,温度适宜时结晶就很快现。如槐花蜜葡萄糖与果糖的比例约为 2:3 就不容易结晶;油菜蜜约为18:17 结晶的速度则很快。(这一段话是直接复制楼里面一位网友的,不知道怎么做电梯链接,不好意思啦!)

上面这段话,看着比较学术,通俗点,反正Z后得到的结论是:蜂蜜结晶是很正常的物理现象。

有人说,结晶的蜂蜜是加了白糖的,是坏了的,要丢掉,看了真是心痛啊!

蜂蜜结晶,这是很微妙的变化,跟很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3条来说。

1:从蜂蜜自身来说,排除外界特殊环境的影响。

所有品种的蜂蜜,都会结晶。只是有的很容易结晶,有的不容易结晶。比如油菜花蜜,非常容易结晶。纯的洋槐蜜,是极难结晶的。如前面所说, 这跟蜂蜜自身含有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有很大关系。不同品种的蜂蜜,葡萄糖和果糖比例不一样,造就了不同的结晶状态。

大概总结一下,常见的蜂蜜中,油菜花蜜,荆条蜜,椴树蜜等,这些都比较容易结晶。纯洋槐蜜,枣花蜜很难结晶。不易结晶的蜜,比较少。

蜂蜜浓度也会影响结晶速度。(浓度越高,感觉越容易结晶。这个规律我不是十分肯定,欢迎大家讨论啊!)

2:从外界的环境来说。蜂蜜结晶与否,跟储存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首先是温度。一般认为13-14℃是Z适结晶的温度。只是Z适合,并不是说其他温度下不会结晶。而且不同品种蜂蜜的结晶对温度的要求有很大差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蜂蜜结晶的速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洋槐蜜,必须要长时间的低温状态下,才会结晶,而且结晶速度非常非常缓慢。春季的油菜花蜜,在取出几天后,就会很快结晶。

其次,蜂蜜是否有密封。同一种蜂蜜,同时灌装,一瓶偶尔打开一下,一瓶不动。偶尔打开一下的那瓶蜂蜜会比不动的结晶速度快。感觉就是,更多接触到空气的蜂蜜会结晶快一些。

3:其他暂时还不知道的因素。

有一次我带了几瓶蜂蜜,同一批蜂蜜,同时灌装的。后来就放着了,到冬天有2瓶完全结晶了,其他几瓶只下面2/3结晶了,上面还是液态的。我觉得非常奇怪,搞不懂为什么?如果不是因为是自己家的蜂蜜,我肯定会怀疑买的是假蜜。

综合上面几条来说,蜂蜜结晶是非常复杂的,太多已知因素未知因素,都能影到响蜂蜜的结晶,所以结晶的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说了结晶,就不能不说蜂蜜的融化。

有结晶,就有融化。蜂蜜结晶后,融化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有些蜜种,经过整个夏季的高温,仅仅是上面融化,而且融化的部分会比较稀,瓶底始终都会有一些结晶的残留。有些蜜种,并不能完全融化,仅仅是软化一点,呈乳状,并不是液体。这都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具体其中的原因,我并不清楚。如果要想蜂蜜完全融化,只能给蜂蜜持续加热。

而且结晶过,然后融化过后的蜂蜜,很难再次结晶。查过相关资料,原因是蜂蜜融化部分并不是整体结晶颗粒的解散,而是因结晶核外围糖分子和水分子的游离,没有了结晶必须的结晶核。 好吧,又是比较学术的话。

(蜂蜜的结晶融化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真希望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来研究这些,为大家解开这些谜题。只是中国的现状感觉实在不容乐观,真正做学问的人,太少!也许这些问题不够高端,没兴趣,没研究价值?)

本帖Z后由 清风笑语和 于 2014-5-15 00:59 编辑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蜂蜜的真假鉴别 看了别失望

很多意粉留言,想知道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很遗憾,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除非通过专门的仪器,经过分析,不然根本就鉴别不出蜂蜜的真假!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国人的造假技术!!

下面就直接引用帖子里一位意粉写的话,会一个一个来解说。(希望这位意粉不要介意,但如果觉得有什么问题短消息我,我会删除自己重写。)

【网络上流传的那些鉴定假蜜的方法很不靠谱,它又不仅不能鉴别出假蜜,还故意误导消费者。而这不仅止于网络,又有媒体将这些方法搬到报纸上,危害巨深,流毒甚广。很有必要对这些鉴定方法,逐一清理,以正本清源,给消费者提个醒。

我把常见的一些鉴定方法归纳了一下,把不借助仪器的“鉴定方法”拎出来,分析一下:

1、看颜色:真蜂蜜颜色呈透明或半透明色,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清亮,呈白色、淡黄色或琥珀色,以浅淡色为佳。假蜂蜜由于是用白糖熬成或用糖浆冒充,故色泽鲜艳,一般呈浅黄或深黄色。

评:极品洋槐蜜呈水白色,越是清亮质量越高。蜂蜜的颜色由浅入深,分为白色、黄色、黄褐色、棕红色等几大类。深色蜜中,如枣花蜜、野菊花蜜呈黄褐色或棕红色,如荞麦蜜、桉树蜜、板栗蜜呈深琥珀色。假蜜是浅黄色或深黄色,但浅黄色和深黄色的蜜未必都是假蜜。

2、看形状:真蜂蜜呈黏稠液体,挑起可见柔性长丝,不断流。假蜂蜜有悬浮物或沉淀,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若蜂蜜极稀,容易流动,则可能是掺了水的。

评:拿一瓶麦芽糖来试一下,可见“柔性长丝”,且“不断流”,那麦芽糖算是蜂蜜吗?而至于“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就不能作为假蜜的鉴定依据:一是这个技术“难题”早被造假者攻克;二是有些蜂场未成熟蜜,极稀,却应算作是蜂蜜,而不是假蜜,不过是质量次一些而已。而掺水的说法,更是误导,掺水做吗,让它更像假蜜?造假者有这么傻吗?

3、看标签:有一些蜂蜜产品的配料表中注明蔗糖、白糖、果葡糖浆等成分,而纯正的蜂蜜产品不允许加入这些物质。

评:更不靠谱了。你想造假者如果直接标明“假蜂蜜”岂不更好鉴别?那造假者有这么傻吗?造假者根本不标明这些成分,而标明这些成分的,标签上会写“蜂蜜膏”、“蜂蜜露”之类的。蜂蜜膏、蜂蜜露不等于蜂蜜,更不能把它们当假蜂蜜当头一棍,只能怪消费者不明白:掺入任何物质的蜂蜜都不能再叫蜂蜜,但可以叫蜂蜜膏、蜂蜜露。人家掺入其他物质了,人家没叫“蜂蜜”,你凭啥说人家是造假蜂蜜呢?

4、闻气味:真蜂蜜气味纯正、自然,有淡淡的植物花香味,而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或水果糖味。

评:荞麦蜜,有浓烈的刺激(臭)气味;椿树蜜,有椿花臭气味(类似于坏红薯)。这些可都是真蜂蜜。有人说我这样举例是抬杠,但多数人的鼻子却不能像猎犬那样灵敏,能清晰地分辨出什么是正常香味,什么是异样香味。浓缩蜜,基本上淡然无味,多数还有一些并不清香的怪味,那能把它们当假蜜吗?中国的蜂蜜市场,浓缩蜜占到90%以上呀!

5、尝口感:真蜂蜜香甜可口,有黏稠糊嘴感,有轻微的淡酸味,后味悠长,品尝结晶块时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仔细品尝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无芳香味,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

评:浓缩蜜的口感也并不好,很多根本品不出来花香味,也没有悠长的后味。而对涩,也要具体分析,涩口可能假,而不涩喉的也可能假——蜂蜜含有生物碱,要涩喉才正常。至于结晶,也不是所有蜂蜜都结晶如砂糖。结晶的情况相当复杂,这需要专篇重点论述。

6、渗水法:将蜂蜜滴在卫生纸上,若纸上的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掺有蔗糖和水。

评:未成熟蜜比较容易渗开,但不是假蜜;麦芽糖渗不开,却不是蜜。天然成熟蜜,不易渗水,优质蜜;浓缩蜜,不易渗水,劣质蜜;麦芽糖,不易渗水,不是蜂蜜;未成熟蜜,易渗水,真蜜(当然也是劣质蜜)。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

7、铁丝法: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如果冒出来的是黑色的烟,则是掺了白糖;如果冒出来的是汽,且说明是真蜜。如果铁丝上附有黏物,说明掺有杂质;如铁丝上仍很光滑,说明没有杂质。

评:这种方法,后半句还可以试一下,但前半句就不靠谱了。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不管是汽是烟,会有多大的量?你能分辨得出来吗?当然,大片的烟和大团的汽是能分出来的,但一丝微弱的烟或气,你怎么能够清晰分辨?

8、结晶:真蜂蜜的结晶和假蜂蜜的沉淀很容易区分,真蜂蜜的结晶较为松软,用筷子很容易插入,而假蜂蜜则用筷子不容易插下去。蜂蜜的结晶,用手捻即化,含之即化;假蜂蜜的结晶块,手捻时磨手,有沙砾感,咀嚼如砂糖,生脆响亮。

评:有些蜂蜜结晶较粗,如乌桕蜜、芝麻蜜、桉树蜜;有些蜂蜜结晶较硬,如狼牙刺蜜、野坝子蜜、棉花蜜。我同样是找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蜜来作例,属于抬杠,但多少人能清晰地分出来“手捻即化”和“手捻磨手,有沙砾感”的不同。至于“咀嚼如砂糖,生脆响亮”也就描写得太夸张了。

其实假蜜的情况异常复杂,有全是糖浆的全假,有糖浆蜂蜜各半的半假,也少量糖浆的“微假”……而造假,也不仅仅是糖浆一种,仅依靠这些不借助仪器的手工鉴定,能辨别出来才真是见鬼呢!很多借助高端仪器都难以鉴定,你怎么可能用这种“一看二闻三尝”就辨出真假呢?所以,这种鉴定真假的方法,各位消费者看了一笑而过,当真了,难免不会被误导。】

看到有很多卖蜂蜜的,还专门贴上上面的这些鉴别方法,告诉消费者怎么鉴别蜂蜜。我真想送“呵呵”二字给他,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蜂农,如果是真蜂农,这些鉴别方法,一看就知道不靠谱,还当教条一样到处宣传,求求你,别丢真蜂农的脸,好吗?(这是我自己说的,不是引用意粉的。

本帖Z后由 清风笑语和 于 2014-5-15 01:28 编辑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misscherry413

谢谢留言! 大家好像不怎么喜欢看,没啥动力,哎!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武汉么么茶

蜂农采的蜜真不算少,如果养150箱蜜蜂,全国各地赶花采蜜,一年的蜂蜜产量大概在10吨左右,可能还会更多! 蜂农那的蜜,真假就不用说了,你造假,别人收购的人都不是傻子好吗? 或者有那造假技术,直接造假卖蜜得了,低成本高利润,轻轻松松,还在那辛苦养蜂干嘛? 有时候看到很多人都说蜂农造假,我就为他们感到悲哀,真正的好蜂蜜在他们那,却被人们误解!

上面说到蜂农年产蜜10吨,但是这10吨蜜里面,有多少是真正好质量的成熟蜜,就不好说了。因为收购的人给不起好价格,蜂农产的大多数蜂蜜的浓度都不高,含水量高,大家买回来不放冰箱不好保存,容易发酵变质,但是那是真蜜。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yx2003

是吗,这几年爷爷没养蜂,就没怎么关注批发的价格了。这批发价格太低了!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nimetxz

野蜂蜜 ?《舌尖2 》上面的那种吗?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0小锤干巴0

抱歉啦!文笔不佳!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bowling·球

这个辨别真的没什么方法,养蜂几十年的人看蜂蜜,都是凭感觉。 昨天看到一个帖子说的那几种方法,什么蜂蜜滴在纸上不晕开,火柴放蜂蜜里面拿出来还能点燃,能再扯点吗?

一看就不是真的蜂农,还在那瞎叨叨。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165273897

以前高速不免费的时候,我爷爷也出去赶过花,后来年纪大了,就不赶花了,在家取浆为主。 运蜂车高速免费,真是个好政策!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5℃冰咖啡

这个说法,只能看着笑笑,真正的养蜂人,不是这个做法。 当然,那种弄两三口破蜂箱,半天都不见一只蜜蜂飞的,还信誓旦旦说自己是蜂农,放风景区路边兜售蜂蜜,卖假蜜,骗你没商量。 也就是这种假蜂农,败坏了真蜂农的名声!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小小奈何。

这是神马表情?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小小奈何。

更新了一点点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幻影坦克

是吗? 我才知道! 上次是听一个叔叔讲运鱼高速是不收费的,原来农产品都免费啊!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想想自己又不卖蜂蜜,又不做广告,熬夜写这些干嘛啊!

哎,其实就是,爷爷是蜂农,养了一辈子蜜蜂,我从小看着,对这个行业有很深的感情了,写出来让大家了解下吧!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大茜茜

不是所有的中蜂都不需要喂糖的,老式的圆桶养法,一年割1~2次蜜的基本不需要,这种现在已经非常少了。老式养蜂法产的蜜,市面上比较难买到。 现在很多中蜂也是采用跟意蜂一样的养法,方箱,有巢框,取蜜方便,跟意蜂一样,有蜜就能取,而且大多数会取蜜很频繁 ,这种是需要饲喂的,基本上跟意蜂蜜没区别。我看到有个人回了你的帖子,晒了张照片的,那个就是这种养法。

另外说到抗生素残留的问题,中蜂只是和意蜂相比下,抗病能力强一些,不是完全不生病。 老式的圆桶养法,人为干扰的少,也就取蜜的时候打开木桶,一年取1~2次蜜,采的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抗生素的。新式养法的中蜂,因为取蜜频繁,同样需要下药治病。

但是自从有一年,欧美国家进口我们国家的蜜,检测出抗生素严重超标后,好像是拒收还是怎么了,大概就是这么个事。导致蜂产品大量滞销,我们国家的蜂产品,大部分都是出口的,损失比较严重。从那以后,国家好像出台了一个政策,禁止蜂农用含有抗生素的药。而且收购商变的非常谨慎,好像是有他们是有试剂还是仪器可以检测出抗生素,收购的时候都会测一测。

从那以后,蜂农就很少用含有抗生素的药了,改用中药,我前两年冬天就见过一次。他们用很多种中草药熬水,然后给喷洒到封箱里面。

当然,在我大中华,肯定还是有偷偷用含有抗生素药的,但那我们普通人也没法辨别,这个难度太大了。

封盖蜜是Z好的,但40度的蜂蜜就是合格品,可以上架出售了。40度是三级蜜,41度是二级蜜,42度是1级蜜。我觉得老式割蜜法割出来的蜜,应该算特级蜜了。

并不是所有蜂蜜都会结晶的哦,就我知道的,槐花蜜就很少会结晶,长时间低温状态下,瓶底才会少量结晶。我有一瓶槐花蜜,放冰箱一年了,也就瓶底一点点结晶。蜂蜜结晶是个非常微妙的变化,跟很多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本帖Z后由 清风笑语和 于 2014-5-14 12:34 编辑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鱼玄机

详见 232楼

清风笑语和 小学六年级
得意子菲

请问,怎么做电梯啊? 有没有教程?

查看更多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