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

我的小时代——召集当年在永清街胜利街一带的小伙伴们

282回复 阅读 19807

我长大的地方——卢沟桥路!今天因为在附近找银行,又一次走在这条又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上,小时候太多的回忆不断地涌了出来。

我的幼儿园张自忠路旁边的一个巷子里,那时只知道是“后勤幼儿园”,长大后想想似乎这不是真正的名字。有次起床晚了,家里也煮好了汤圆,于是在家吃了再去上幼儿园,到了幼儿园,看到班上的小朋友都还在吃着呢,我只好一个人坐在墙边的一排小椅子上,看着大家吃完,那感觉不是很好,所以我就再也不在家吃饭了。

幼儿园回家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张自忠路转到胜利街,另一条就是幼儿园出门后右转进到巷子里,穿过一排密集的平房走到胜利街上,在爷爷的带领下,我也喜欢冒险,我俩总是选择走巷道。有一天,巷子里有一户养了一条大狼狗,虽然拴着不会碰到我,可我还是有些害怕,总想跑过去,可爷爷告诉我:“你越跑,大狗就越以为你是小偷,越来咬你”,说完爷爷很淡定地走了过去,我信了爷爷的话,心里害怕但又不敢跑,颤颤巍巍地绕过了大狗。

中班时,大人们帮我报了幼儿园的电子琴班,每天晚上从家带着电子琴回到幼儿园的教室,胜利街是我们必经之路,这条路上有居委会的一排平房、一两家小商店和一个粮食学校的商店(简称“粮店”,那是我们经常购物的主要商店之一,另一个在卢沟桥路上,那时大人们都叫农机商店,简称“农机”)。夏天时,商店门口坐了好些人,围着一个小黑白电视看着,所以我也能一个接一个看着“电视”到幼儿园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1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xiaoweicat 小学六年级

我的小学离家很远,每天早上很早就被妈叫起来,因为我妈单位在小学旁边,所以洗漱后赶紧和她一起上学,Z喜欢到三元里买豆皮或者蒸饺做早餐,因为总是要排队,所以有好几次轮到我时,刚好前一锅豆皮卖完了,我就在站炉子旁边,看着师傅怎样做豆皮。在三元里旁边有家不知名的烧麦店,糯米很软,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我们也会排队买一两烧麦带着,排队的时候看师傅们擀烧麦皮,好像就是在一堆面粉里同时擀出好几片面皮而且还不黏在一块。

三年级之前,稍小点的时候是妈骑车带我,那时我坐在自行车的横杠上,车把手就是我的“餐桌”,妈骑车带着我,沿着沿江大道,五福路、四唯路、三阳路、二曜路、一元路、兰陵路、南京路、武汉关、王家巷一个路口一个路口地骑,我差不多可以在骑到三阳路口时把早餐吃完。

后来我长大了一点,妈也带不动我了,就给我在学校办月票让我自己坐公交车,那时我是班上唯一一个有全年月票的学生。

那时我个子不高,冬天裹着笨重的棉衣、围着我妈棒针织的超长围巾、背着大书包挤公交,经常在车上好不容易挤过人缝,可书包却卡在人缝另一边,好不容易把书包拽过来了,围巾却夹在人缝里,我又不得不像拔河一样,一把又一把地从人缝里抽回围巾,不过我是坐到终点站,所以在武汉关那站时,差不多就可以轻松点了,幸运的话也会有个座位坐。

不记得什么原因,我也有几次用钱买车票的时候,当时是梯价票,我坐的路程算远的了,所以放学后我妈给我钱到王家巷始发站坐公交,用1毛5分坐30路公交车从王家巷坐到抚顺路,下车沿着胜利街走回家。

印象Z深的除了刚才说的拽围巾以外,还有一次逃票的经历——

那时很多公交车都是双节的,前后两个车厢分别有一名售票员负责售票,而且售票员是挤在人堆里,一个人一个人地售票(我到现在还奇怪她们是怎么记着哪些人买了票哪些人没买票的)。有次我在车站等车,发现身上只有5分钱,不够买车票的,可又不想再走回妈妈单位找她要钱,于是准备逃票。

车来了,车厢还算新,估计是辆没使用多久的新车,我跟着人群上了车,直接走到两节中间的转盘那。车启动了,两个售票员开始一个一个地售票,我赶紧观察哪边的售票员离我近,就躲到另一边车厢去,就这样来回走了两趟,以为不会找我买票了,就找了一个座椅后面的空档靠窗站着,看着外面风景。突然售票员过来,

“你买票了么?”

“我买了呀!”

"票呢?"

“......”

“小小年纪居然说谎?!”

“......”

“到哪站?”

“抚顺路”

“1毛5!”

我掏出兜里的5分钱递了过去。

“钱不够!”

“我没有钱了。”

“你是哪个学校的?我要告到你们学校去”

“***小学”我可没那么傻,把小学旁边的另一所小学名字告诉了她,她收了我的5分钱就走了。

下车时,我看了一眼这辆车,这车后车厢的玻璃上有一个“!”标识。从那以后,我每次坐30路,不论身上有没有钱,宁愿等下一辆,也不会坐后车厢有"!"标识的那辆车。

除此之外,我的小时代还是挺单纯、善良、美好的——下车回家的路上喜欢丢片树叶到路边的水沟里,树叶顺着水沟往前漂,我就跟着树叶走,有时树叶被挡住了,我会跟它说声“拜拜”然后转弯回家。有时放学回来的路上,我会拐到长春街小学门口,那里有很多卖贴画的,花仙子、美少女战士……挑一张买回家,心里跟捡到宝似的。

要不是爷爷告诉我,我还不知道我们家周围有那么多和新四军有关系的建筑。有一次爷爷带着我到新四军办事处去玩,就在长春街小学附近,印象中房子里面像个四合院,中间有个小院,周围围了一圈房间,而且还是两三层楼的。

那时的卢沟桥路还算比较偏的地段,晚上路灯亮着,马路上没多少人,我们小孩经常在院子里玩,有次门口一阵喧哗,我们跑过去看热闹——原来是在拍电视,好几辆电视里那种三轮军用摩托车“突突”过来又“突突”过去。

小时候有次换牙,乳牙松得可以转N个360°了,我爸说他用手给我拔了算了,可我怎么都不让,我爸无奈之下只好带我到长春街小学旁边的小医院去挂号拔牙,医生让我张开嘴巴,他看了看,还在跟我说着话的功夫,用手把我的牙di了下来,我当时都还没反应过来!回家的路上我爸还跟我磨叽:“我说我给你拔,你不让,非要到医院让医生拔,还多交了钱!”,我依然很坚定地说:“那我也要让医生拔!”

沿着卢沟桥路走1分钟就能到江边,那时沿江大道过了五福路口就嘎然而止,卢沟桥路口这段的马路变得很窄,印象中只有两车道,过了马路就是江堤了。夏天的时候,我们吃完饭跟着大人跑到江堤上乘凉,坐在江堤的草地上,摘马尾草玩或者在江堤上来回跑着玩。

因为我们家前面是武汉二米厂,厂房很低, 再往江边就是江滩了,所以我家那是可谓是绝对的江景房。 家里的自来水都是从楼下的水泵房里泵到楼顶水箱里,再由上到下进到每家水管里。晒了一天的水箱,出来的水都不是凉的,我们小孩一天冲好几个澡,中午的水是Z热的,晚上水稍舒服了一点。晚上冲完澡,抹上痱子粉,清清爽爽地躺到阳台的竹床上,妈已经在床下点了蚊香,一个落地扇乌拉乌拉地摆着头吹着,但就是吹不到我身上。隔着栏杆,江风一阵阵吹过来还带着点泥土味,听着从江上传来的轮船的汽笛声,看着江面上的来来往往轮船,江对面的灯火被江水晃得一闪一闪的。抬头就是星空,那时的星星比现在多,有时我会呆呆地睁大眼睛看着,看看哪颗星星正在悄悄地移动着,没准那就是一颗人造卫星呢…… 有一年不记得是什么节日了,武汉第一次在江边放烟火表演,全院子的人都涌上天台,胆大的人爬上了水箱顶。我们家前面的江滩有一个燃放点,所以炸出来的烟花像是在我头顶炸开一样,当时甚至认为烟花能落到我们身上,看着一朵一朵的烟花在我们正头顶炸开,纷纷洒洒地向我们落下来……那个场景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里。

二厂房和我们院子一墙之隔的是二米厂的平房宿舍,房子很简陋,屋顶是红瓦的,我们家住得高,我跟几个调皮的小伙伴站在楼顶,捡小石头扔到对面的平房宿舍楼顶,就听到石子顺着斜瓦一路“当当当”地滚进宿舍和厂房的缝隙里,然后是平房里传出大骂声,我们几个小孩还不觉得惹了祸,立马蹲下来捂着嘴偷笑,直到自家的大人找到我们,把我们说了一通,我们就再也不丢石子了。

小时候家里都会给我订牛奶,牛奶公司不会送上门,附近的取奶点是在当时铁中门口,有次家里就只有我和我妈,妈骑车去取奶,我一个人趴在窗台上看妈妈有没有进院子,终于看见妈妈骑着车回来了,我高兴地下楼接她,我妈见到我下楼接她,还挺高兴的,可我和妈都以为对方拿了钥匙出来,结果我俩都没有,妈顿时脸就沉下来了,可生气也没用,只好骑车带着我到黄浦大街的罗家庄社区去找姑姑要钥匙回家开门,这下妈今天的班和我的学全给耽误了。

长江二桥开始在我们家门前的江面上搭建,可以说我是看着二桥建造起来的。我小时候挺喜欢画画的(可惜现在没能坚持下来)有天没事,拿着小凳坐到阳台上,拿着一张纸和一支笔,把江面上二桥搭建的工地画了下来,可惜这幅画我没能留下来。

长江二桥快合拢的时候,我已经随爸妈搬到武昌上初中,在初中开学的第三天,爷爷出车祸去世了,撒骨灰那天我们是坐船从大桥一直撒到二桥,在船要穿过二桥底下时,船长特意拉响几声汽笛,那是在告诉在天堂的爷爷“我们到家门口了”。

后来,我每周末都会骑车到汉阳门坐轮渡到武汉关,再骑车到卢沟桥路看奶奶。

再后来楼前的二米厂拆了,但粮食学校的宿舍楼近乎贴着我们的房子盖了起来,对面房子里有人稍大点声说话,我们站在阳台上就能听到。

再再后来,在原来二米厂的位置上盖起更豪华的住宅楼,就是现在的怡景花园,当年它的房价一度成为武汉房价新高……美丽的江景一点点地被挡了起来,现在只能从高楼之间的缝隙里勉强看到一点。

再再再后来,马路对面的住宅楼也拆掉了,随后开始打桩盖房,为此我们有一年春节都没安静地度过——晚上睡觉都是伴着打桩的声音,每次我们只能自我安慰地说:“快结束了,结束后就好了……”直到一个高档的大型社区正式落成,就是现在的武汉天地,很欣慰的是武汉天地将有历史的老房子保留下来,包括当时牛奶公司的取奶点。

再再再再(顺次往后加吧)后来……街道周围的配套设施、形象工程不断地改变着我从小长大的老街道——小商店一个一个地变成了咖啡屋、西餐厅、中餐馆,临街的楼面上安装了景观灯,马路拓宽了,胜利街变成了单行线、黄浦路的铁路桥变成了轻轨线、当时的农机商店、洗澡堂变成了现在宽阔的马路,三元里那家餐馆不再买好吃的豆皮和蒸饺,只做小炒了,旁边那家经常把我剪成男孩头的老式理发馆经过几轮的转卖后,现在也找不到当时的店门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越长大就越没有更多的时间回到这里,所以每次到这,都会发现它的巨大变化,每次都会深深地感慨,也许在它看来,我每次过来也会有很多改变。

今天又一次走在这条路上,它曾经给我太多太多的回忆,那时的夏天是清凉的,那时的马路是狭窄的,而那时的童年绝对是快乐的。当我们越来越大,越来越老,就会越来越想去回味小时候的感受,我们寻找着小时候空气里的味道、饭桌上的味道,可这些味道都已随着时间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xiaoweicat 小学六年级
金宝LULU发表于 2014-8-28 10:28 看来我们住一个院子呢

xiaoweicat 小学六年级

有几天没进得意来看看,今天看首页,发现有个标题很像我写的小时代,再仔细看,还真是!!!大家的回复我都看了,心里一直都是一种暖暖的感觉,哈哈,看来不止我一个人怀念小时代呀!

xiaoweicat 小学六年级
watermelon

谢谢你的关注,我记得你的名字

xiaoweicat 小学六年级

看到大家的回复,说到电影院,是不是在现在的七一中学对面的位置,我不记得电影院是叫什么名字了(小时候是个乖乖女,大人带我到哪,我就到哪,几乎不太记名字的),我在那家电影院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当时全场爆满,我是坐在Z后一排的木板凳上看的,后来哭得不行了,还不想让别人看到,借着上厕所的理由,跑到厕所大哭

xiaoweicat 小学六年级

那时卢沟桥路口的岗亭对面,那家热干面超级棒,经常周末跟着爷爷去买,爷爷拿一个大锅,我拿一个小锅,买一斤热干面回来,再倒镇江香醋进去一拌,整个屋子都是热干面的香味!我就是在这样的熏陶下,对热干面超级有兴趣,不过现在即使我倒再多的镇江香醋,也没有当时那个满屋飘香的热干面味了

xiaoweicat 小学六年级
懒小蝎

比三兄弟还早的一家国营老店,90年代的事了,三兄弟是好几年以后才开的了。

xiaoweicat 小学六年级
言无虚

我这个单元的小孩好像就我一个人,大部分是在1、2单元的。

xiaoweicat 小学六年级
jarhead

哈哈,你还记得你在幼儿园上的班是哪个呀!我都不记得了,不过我记得我上完中班以后就没上大班了,当时是因为武汉夏天宜昌炎热,老师让孩子家长自由选择上学还是回家,爷爷问我,我当然说回家咯,就这样我就在家待了一年。上后勤幼儿园那会还参加一个表演,跳舞《捉泥鳅》,一群娃穿着小肚兜,女生扎两个羊角辫,男生不记得穿什么了,幼儿园找了一辆大巴把我们带到黄浦礼堂,平生第一次上台表演,因为光着脚丫跳舞,大家都觉得新鲜,台下时老师不断提醒我们要笑,结果我们在台上因为光脚丫跳舞,自己都把自己乐颠了。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