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故乡

4回复 阅读 835

前几天和姐姐一家讨论问题,老姐说老家觅儿镇开发区建得很好,要是哪天能开发到我们那边就好了,姐夫则表示,开发不到我们那儿的,要是开发到了周边,带动物价上涨,对我们来说反倒是没什么好处,我则表示希望那边永远都不要开发,给我留一片安宁之地。我不敢去想象,当房屋被强拆,土地被征收,故乡是变成什么样子!

我的老家是湖北省红安县,他有一个大家更广为熟知的名字:中国第一将军县,今年央视一套的电视剧《铁血红安》的热播更是将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可这些和我全无关系,电视剧我没看过一集,也没任何兴趣去看,我想写的故乡是我出生所在地,红安县永佳河镇桃花村,作为80后长大的一代农村娃,依旧清晰的记得孩提时的所有幸福时光:蔚蓝的天空下,青山绿水间,我们春天地里采集野草做饼,夏天村后的小河里游泳摸鱼,秋天上山砍柴,摘野果子,冬天放野火,雪地里抓兔子,每天和同村的小伙伴一起上学,一起放学,玩玻璃球,玩弹弓,玩跳房子,玩捉迷藏,过着无忧无虑,无烦无恼的日子,小学六年时光一晃而过,很快的我们上了初中,开始结识了更多的小伙伴,初中是条分水岭,开始有了学习上的压力,我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心事,有了自己新的朋友圈,虽说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开始普及,可接受教育需要付出的经费却是日益繁重,一部分儿时的小伙伴开始因为家庭或个人原因开始辍学,没能上完初中,待到初三毕业时,再有一批小伙伴开始进入社会,我则进到县城开始上高中,带着家人的嘱托,要好好用功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到城里去生活,农村终究是落后的,县城的几年的高中生活,我有幸结识了几位一直保有联系的至交,自己的视野的大大开阔,我也坚信自己志在四方,将来在外要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来,小乡村终究是容不下我的,儿时的小伙伴则大多进入社会,彼此的生活渐行渐远,只能在过年时间短暂的相聚,所聊的话题大多凑不到一起,我不知道再过些年,我是否如同鲁迅先生在他的《故乡》中所写的那样:他和离别20多年的小伙伴闰土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再后来我到武汉上大学,毕业留在武汉工作,一个人漂泊在外,工作生活压力太大,时有不顺,但我从未为此而沮丧,可能是自己一直比较神经大条,缺乏争强好胜之心,总觉得一切顺其自然就好,房子太贵先不买,等手头有了足够的积蓄再买,工作太无趣就不做,慢慢熬一切总会好起来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慢慢稳定,那个曾经志在四方的少年开始思念自己的故乡,思念儿时的小伙伴,而真正让我沮丧的时,记忆的故乡是再也回不去了,青山绿水没了,村后那条记载着我儿时所有快乐的小河也开始干枯,土地由于无人根种,大多荒芜,当年的放牛娃大多因为生活奔波在各地,各有各的难。受这些年国家房地产主导经济的影响,亲人朋友见面不再问你过得好不好,大多问的是“一个月能赚多少?在武汉买房子了没有?”房子开始成为衡量一个人在外面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一个曾经无话的朋友在外打来电话兴奋的告诉我:”我已经开始买第二套房了,你打算什么时候买呢?“我无言以对,只能虚伪的奉承:”哇,哇,哇,好厉害呀!“我想有一天你告诉我你过得很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取得了什么成就,或是帮别人做了些什么,我想我会发自内心的为你祝福的。身边的人也都在讨论,自己的房子什么时候会被拆迁,能有多少补偿款,然后自己可以买更大更漂亮的房子,并以此向别人炫耀。我不明白,这些年来我们内心快乐的源泉不是有喜欢的人陪伴,做着一份自己的喜欢的工作,有足够的闲暇时光和家人朋友相聚,而大多需要来自别人的夸奖,羡慕与奉承。在笼中长大的鸟会认为飞翔是一种病,我在想不知道我是不是那个有病的人了。

故乡村子太偏避,ZF再怎么开发终究不可能开发到那边去的,不过城市化进程对小村子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很多的影响,村里的条件慢慢变好了,首先是开始开通了水泥路面,这是全村人多年想实现而一直未能实现的心愿,不小的村民在外打工挣到了钱,将家里的老房子改成两层,三层的小楼房。我在武汉,离家还算近,可以经常回家一下,打打牙祭,每次回家都会问问老妈村子现在还有多少人,这两天有没有看见有其他人回来,老妈每次的答案都差不多:村子里现在大多是老人和小孩,没见有其他人回来。是的,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回家一趟不容易,村里也有不少人开始在县城买了房子,家搬到了县城,回村子里就更少了,我和老爸统计了一下,村里差不多一般的居户迁了出去,在县城买了房子。我曾略带鄙夷的口气对老爸说:真不知道搬到县城去有什么好的,又吵又闹,飞尘又大,出门就得花钱,更重要的是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县城房子一年也住不了几次的,有那钱还不如在村子里建个别墅,再花个几万买辆小车,去县城买个东西也就十几分钟的事,老爸怒我道:你以为都和你一样,活得像个散仙似的,什么都不去操心,不买房子,年轻人不好找对象,家人有小孩的需要在县城上学,有房子更方便点。老爸也一直念叨着我在武汉帮我给首期,自己再去月供,买套房子,我也有考虑过,老婆和我一起,虽说从未提起,但内心深处也是渴望能有一安定之所的,房子我早买晚买,总归得买的。可考虑再三,我还是觉得老爸这些年挣些钱不容易,他们没有养老保险,没有退休金,家里也需要有些备用的,我现在也这么大了,不能再找他们拿钱,而且我一直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武汉买房终究是不成问题的,只是晚一两年的事,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害怕做房奴,害怕每个月都要指望着工资来还月供,害怕有喜欢的美食不敢去吃,害怕有喜欢的电影要考虑再三才能决定是否去看,一套房子给我带来不了任何快乐,它Z多让内心安定点罢了,我而今想起那次和老爸的对话,会为自己那时还你们的无知而深感惭愧,是的,我可以这么自私又自我,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这些年来我是幸运的,父母对我工作生活从来不做太多的干涉,在同龄好多人都还在情感困扰,我也觉得自己找对象无望,就应该打光棍过一辈子的时候,碰到了我现在的老婆,她从广东珠海过到武汉来,能理解并支持我的很多想法,使得我做什么都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可儿时的那些小伙伴他们大多过早的进入社会开始做学徒工,学电焊,学汽修,学厨师,学服装的,当我还在学校肆意挥霍青春的时候,他们已早早担起家庭的重任,在Z差的条件下干着Z辛苦的活,攒钱扶持家里,攒钱做新房,攒钱在县城买房,然后结婚生子,培育下一代,都在很努力很认真的活着,Z起码要比我认真得多。

年轻人进城务工,老人小孩留守家乡,这是当前中国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我的故乡也一样,老妈至今任选择居住在老家,上半年老妈身体不适,带来武汉检查,随后我让她就在武汉住下,可住了一周,她坚持要回去,我埋怨到:我这边的住房这么宽敞,老爸和我们姐弟俩也都在武汉,你在有什么事在这边也能有个照应,干嘛一定要回去呢!直到现在我也开始慢慢理解老妈的一些想法,我在武汉学习工作生活多年,户口也早就迁到武汉了,适应武汉这边的一切生活,可我的内心深处依旧没有归宿感,每天出门看着灰蒙蒙的天空,随处可见的大小工地,拥挤的车辆,嘈杂的人群,我无时不刻不想逃离这里,更何况老妈呢!在武汉生活,我喜欢这里的美食,各种小吃遍地,无处不在,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法比拟的,可我至今仍保留着自己在家做饭一定要用老家的花生油,每次回家都要从家里带一大堆土鸡蛋的习惯,还有家里老妈熬的鸡汤,有时回家少,就想着在外面也能吃上一份和家里一样美味的鸡汤,去过很多土鸡汤馆,自己也买过好多次土鸡带回家做,可终究不是那个味。想想也就明白了,在这个都以赚更多的钱为主要目的的年代,一只真正的土鸡需要野外散养,家里用稻谷喂着,要得一年的时间才能长大,有多少人愿意花这些心思呢?我基本每两,三个月必定回家一次看看老妈,喝点老妈熬的鸡汤,每次回家都会碰到同村的一些长辈,她们都会很热情的和我打个招呼,而我每一次见她们好像比上次见时老得更快了些,我很想多聊几句,可Z终还是只能简单的几句问候,她们常年一两个人在家,白天下地干活,天黑关门睡觉,太渴望有人能交流了,可子女大多不在身边,儿子在外务工,女儿远嫁他方,都有了自己新的家庭,对年轻人来说,好像能更好的培育下一代才是他们Z重要的的责任,我们的QQ空间,朋友圈到处都是晒自己的幸福照,美图照,宝宝照,而往往忽视了留守家中的父母,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似乎觉得她们将我们护养成人,就算是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而我们定期给她们汇点钱,等过年的时候再回来看看她们就已经尽到自己的孝道了。这些年村里有些老人过世,我每周会固定的打电话回家,老妈有些封建迷信,觉得死人的消息让我听了不好,所以是从来不告诉我,其实我很想回家再看她们一眼,送送这些可亲可敬的长辈,她们曾在我孩童时喊着我的乳名,给我糖果吃,摸着我的头对我说我读书成绩好,将来会考上城里去,做个有出息的人,我很惭愧,至今没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只是这些年我也在努力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路走了这么远,有两件事我一直不敢忘记,一是良知,一是梦想,谢谢她们,我会努力记住她们每一个人的好!

四年前,电影《老男孩》看得我泪流满面,电影同名歌曲了里唱到: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转眼过去多年时间多少离合悲欢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燕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 未来在哪里平凡啊谁给我答案 那时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如今在何方?“年关将至,那些分散在各地的小朋友也都将在春节前赶回家,我期待着与你们的重逢,聊聊心事,聊聊彼此,哪怕什么都不说,就这样静静的坐一会儿也好。

走得太远,一定不要忘了我们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