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六一儿童节,奶奶觉得孩子声音有点哑,怕又是扁桃体发炎就带孩子去黄浦路的一六一医院给医生检查一下。
过程就不复述了,直接进两个重点:
一、验完血,医生说是“喉炎”,让打针。奶奶问能不能吃药不打针,医生予以否定,说这个病厉害起来丢命的都有,不是我吓唬你。奶奶说,那我跟小孩妈妈打电话讲一声,以前都是他们带着去看的,都只开药。医生说:“我是医生还是你媳妇是医生,听我的还是听你媳妇的?你要打电话出去打。下一个!”听到这个话,奶奶没再说什么,让医生开了针。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医生大人,请问您是富士康里流水线上的工人吗?等一位带着孩子看病的老人打个电话耽误不了您一分钟!家里的老人带孩子看病,需要怎么处理跟孩子家长打个电话说一声,商量一下怎么就在您这里成了无法理解的行为?您怎么赶忙赶慌的是在着急个什么?我想,后面的病患家属不会因为看到孩子奶奶在里面打电话冲进了把您暴揍一顿,嫌您看病看慢了。OK?!
二、在注射室,护士们聊天聊得不亦乐乎,针都没扎进去就让其过去坐着了。神马意思?
爷爷看到此情此景立马就火了,把护士吼了一顿,护士终于有个护士得样子了。
在这里,我只想用奶奶对护士说的那句话“你们这是一份很严谨的工作。”
在自己做了有了孩子后,与医院打交道的频率明显增多。作为一个理智的文明的现代人,其实很清楚现在医患关系为何如此紧张,每次在与医生护士打交道的时候,在充分表明自己立场的同时也充分理解与尊重医生的决定。
说话是门艺术,做事讲究技巧。
我们是来看病的,不是跟你扯皮吵架的,谁都不是神经病,会无缘无故骂你吼你暴揍你。
别像个箭猪一样,见人就拿个屁股对人,把您那一身剑展示给我们看。
我们尊重你们,也请你们尊重你们身上的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