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在越来越多的武汉人在吐槽外码,我有话说,作为一个在武汉待了7年的外码,我想说说我身边的武汉人和外码。第一次来武汉,是高中毕业,因为报了武汉的学校,所以就来看看。刚来的时候,说实话很恐惧,因为武汉人在外面的口碑确实不太好(这不是我说的,只是道听途说)。刚来的时候连路的不敢问,那时候手机地图还没这么普遍,后来只能硬着头皮问路了,第一个问的是个老奶奶,感觉还挺和蔼的,所以对武汉的印象还可以,觉得没有别人说的那么恐怖。我身边的武汉人,家里条件都还蛮好,没有在语言是瞧不起我们这些外地人,不过心里怎么想我就不知道了,也管不着。我姐姐的婆婆,是老武汉人,家里是拆迁户,本身条件不好,但是拆迁了变好了。她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我们在武汉读书经常让我们去吃饭,对我们也好。所以我对武汉人的印象是很好的。自从我来得意了,才知道,原来武汉人不都是这样的。大把说外码占了武汉资源的。其实,人想去大城市的心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我有钱,如果我能在上海深圳那样的城市活的还不错,我想我是不会留在武汉的,大城市的机会确实多一些。所以,我只配这里。
我想说,外码也只是靠自己的努力为了更好的活着而已。我身边的外地人,素质都不错。那些说因为外码,所以导致武汉工资低的,我想说,北上广深的外地人不更多,但是别人工资不比我们高很多。看到一个评论,我觉得说的很对,偷过来了。
对于非城市人口而言,城市生活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呢?更多的致富机会?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条件?更先进的基础设施?更完善的社会制度?更值得来往的男人和女人?上面这些,我理解成社会资源。
而拥挤,无非是在享受更加便利更加发达的城市生活的同时,个人的所占有的社会资源受到冲击和压缩。
我认为,真正需要做的,是要完善 “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和“遵守物质文明环境的社会契约”之间的平衡。
简单点说,无论是城市人口还是非城市人口,请不要给社会上的其他人添麻烦。
马路上无视交通规则的本地电动车一族,公共交通工具上浑身异味肮脏不堪的外地务工一族,哪一类更高尚更能为物质社会所包容?
被鄙视的,并不是身份,而是行为。
所以我希望看到的不是本地人外码互喷,我们需要去吐槽的是行为而不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