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了。
对于运动员而言夺得金牌是对他们Z好的奖励与认可。但是大家知道么,其实金牌并不是由一整块金子铸成的,而是金与银的组合。奥运会的金牌成色大部分是银,在其外面镀了一层薄薄的金和铜的外壳。
国际奥委会(IOC)规定,尽管奥运会主办者可以自行设计奖牌样式,现代奥运会的金牌必须至少包含92.5%的纯银和Z少六克的纯金。
即使不是纯金打造,但是得到一块金牌就意味着得到它背后的“价值”,而这份价值已经超过了金牌本身的成本经济价值。
对于运动员们来说,赢得一枚金牌就能以吸引到赞助商等方式一夜致富。而对于一些运动员而言,金牌还意味着一份不菲的转手收入。
但是,金牌的市场价值因运动项目而异,也因国家而异,但是它们都可以转化为价值成百上千万英镑的赞助收入。
各项运动中尤其以游泳、田径和体操项目Z能吸引赞助商的眼球。这类运动往往关注的人数多,可利用商业契机也相应多了起来。
但是必须是金牌才有这样的市场影响力,而不是银牌或者铜牌。除非在它们的背後,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值得津津乐道的故事。
-----各国奖励
其不但具有商业价值,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都有相应的刺激奖励方案,在短期内,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还可以从他们手中得到一笔慷慨的馈赠。
比如,新加坡运动员如果拿到金牌的话,就会得到100万新元(合80万美元)的奖励,这是全球Z高的奖金之一。新加坡历史上从未在奥运会上拿到过金牌。美国向奥运金牌得主提供约2.5万美元的奖励;澳大利亚金牌得主除了会得到约2.09万美元外,邮政部门还会发行一张印有他们肖像的邮票,以及回国机票得到升舱;俄罗斯向其运动员承诺,如果得到金牌,则会有约13.5万美元的奖励;意大利的这一奖金约为18.2万美元;印度为金牌得主预留了教练员的职位;然而,英国运动员拼搏换来的是国家荣誉以及在邮票上印上自己的肖像,而不是现金奖励。
而我们中国,则没有提供其奖励金额的具体数据。根据个地方不同,奖励金额也会不同。上到国家下到各个地方县都会有奖励。
-----二手转卖
尽管大多数运动员选择珍藏自己的金牌,并不是每个冠军都会得到商业投资和商业资源,在退役后有的运动员在经济上会出现问题,会选择出卖金牌。而有些运动员会选择将它们捐赠给慈善机构或体育基金会。
古巴拳手托莱达诺曾为了维持家计,卖掉了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赢得的金牌。
第27届奥运会女子举重63公斤级冠军陈小敏将包括一枚奥运金牌在内的九枚金牌拿出拍卖,奥运金牌以128万元人民币拍出,本次拍卖所得总计281万元。陈小敏将把拍卖所得部分用于建立希望小学和捐资助学。
来自乌克兰的重量级拳手小克里钦科将他在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的金牌以100万美元出售。他将收入捐给了旨在推进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克里钦科兄弟基金会。
目前奥运奖牌Z高售价的世界纪录是在2010年11月以31.07万美元售出的一枚金牌。它是来自1980年那支号称“冰上奇迹”的美国男子冰球队的队员威尔斯。
金牌太稀有了,很难给它们标价。这些奖牌,有着比锻造它们的金属更多的价值。而奖牌背後的故事往往才更是它们价值的源泉。年代久远的奖牌因为其数量稀有而更加昂贵。它们是一种被寄予很多感情的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