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我的我的我的Q 的帖子/;P 我也想学
学习编程有必要吗?
-
观察三:他们的孩子,感觉行动特别敏捷 “敏捷”是我们在对学生的要求中忽略了的,但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有一些成语形容敏捷:雷厉风行、闻风而动。在家里面,家长可能对孩子有这个要求,但是在学校我们在这方面几乎没有要求,除非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只在他做作业的时候拖拖拉拉会批评他应该讲究效率。除此以外呢?上厕所、吃饭、洗脸、刷牙、走路,我们没有要求。 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深深地知道,在成年人的社会当中彼此需要合作,才能够完成一些事,自己才能够成长。而与别人合作的过程当中你是否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对你的合作成功太重要了!你是否敏捷,太重要了!没有人愿意与那种拖拖拉拉、猪一样的队友合作。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没有在这个方面做真正有效的工作。 我观察到他们的学校有些场景比较有意思。 比如说,有一次我们去参加他们的烹饪课,做面包,我也参与了,还做了一个成品出来,是跟他们的老师学的。在要下课的时候,前面这位女老师给孩子们下了命令,提出的建议是:两分钟之内,让所有参与炊具还原、打扫干净,一定要快。这些孩子马上就动手,这些孩子是小学生,就开始挽起袖子干活,果然很快这个教室就还原到了我们刚进来的那个样子,他们干活干得又麻利又干净。 我们在这个方面有没有专门做一些工作呢? 体育课本来是Z应该培养学生行为敏捷的,但是我们的体育课,我们北京的这些好的学校的体育课,在这些方面并不是做地很好,至少我们自己的老师就说,十一学校的学生上体育课做不到像美国学校的学生动作这么快。 比如他们上场比赛和下场交接,穿蓝色衣服的是下场的,几秒钟就交接完毕了,没有人赖在比赛场上的。教练一吹哨子,没有人赖在上面,非常敏捷。 我觉得这个东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自己当过很多年班主任,Z头疼的不是那种特别调皮的学生,是那种橡皮糖学生,就是你拿他没辙,他油盐不进。每一个老师都碰到过这种学生,而且这种学生数量不少。 2008年我第一次当班主任,碰到一个女生每天上课必迟到。 为什么呢?因为她在镜子面前至少要站半个小时以上,总是掐着时间出门。 跟她斗智斗勇,Z后以我失败而告终。 比如我跟她说:“你要是迟到了,我就把你的凳子拿掉,你就站着上课。” 第二天她迟到了,我把她的凳子拿了,她知道怎么回事,也没来找我,站就站着,站完之后,那天下午做值日的时候,我去检查值日,我发现她的桌子上留了一个纸条:“魏老头,你再拿我的凳子,我跟你没完。” 我给她回:“你下次再迟到,我们两个在操场上跑四圈。” 我跟她斗一个月,还是斗不过她。 后来我问她之前的一个老师,他说:“你就别指望了,她肯定迟到,她做什么事情都拖拉,因为她从小到大都这样。” 我举的只是极端的例子,还有那些让我们老师和家长很头疼的。 有一次有一个家长来找我说:“孩子现在各科都亮红灯,作业也完不成,老师你说怎么办? ”我们知道孩子有不好的习惯通常跟家庭有一定的关系,我说:“孩子在学校比较拖拉,在家里面呢?” 他说:“在家里面洗澡40分钟,吃饭一个小时。” 我说:“能不能从生活习惯入手,让他动作变得迅速一点呢?比如说吃饭你就规定20分钟吃完,吃不完就把他的饭菜撤了,饿着行不行?” 家长说:“不行,这不利于健康,吃饭要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 我就想到一个教育上的问题,这两者究竟哪个对孩子更重要?从这个家长的言谈当中,你会发现他没有觉得敏捷这个事有多么重要,他已经感觉到了有危机不好,但是他没有发现这是制约他孩子成长的一个瓶颈、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没有上升到这个高度。 所以,我们老师和学校做这些孩子的工作就特别难做。那我们在学校里面、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能不能做这些事?我觉得太有空间可以做了。 以前我们只是强调学习做作业,对于他日常的行为则不太关注是否敏捷,如果我们把日常行为的要求也加上去,是不是对这个孩子会有帮助?如果我们各科老师以各种力量都在这个方面形成一种氛围,让他感觉到动作不迅速、做事不快,你就没有办法在这个环境里面生存,当然我说的不能生存只是一个比喻。
我们的教育在“性价比”上有些吃亏: 一位全国特级教师“考察”美国教育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