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回帖
  • 我父母在他们二十出头的年纪从上海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湖北一个偏僻的小城。三四岁时,由于弟弟的出生我被送回上海爷爷奶奶家,我关于房子的Z初记忆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那是一栋三层结构的小楼,爷爷奶奶家在Z高的顶层阁楼。那间屋子有着斜坡的屋顶,Z低的位置只有一米多,连腰都直不起来,直到后来在屋顶上开了个“老虎窗”才有所改善;我们都把那间屋子叫做“三层阁”。整个房子是砖木结构的, 采用类似“石窟门”式的布局,但与新天地、田子坊那些“石窟门”建筑相比就要寒酸多啦。我还记得小时侯奶奶曾跟我说:盖这个房子的老板偷工减料了,没有隔壁弄堂的房子盖的好,但那些盖的好的当年也住不起。童年的回忆好象总是发生在夏天,我清楚的记得爷爷如何在傍晚时分从晒台上搭一个竹梯往屋顶上泼水降温;我也记得在午饭过后,奶奶将嘎吱作响的木地板擦洗干净,铺上席子让我们睡午觉;还有在一大清早,我偷偷地拿出碗柜里的带鱼去喂窗外屋顶上的野猫…… 三层阁的地板是长条的木板拼出来的,与下层的天花之间有一层架空,由于年头长了,木板之间的缝隙变的很大,扫地的时候几乎用不上畚箕,灰尘什么的都掉进了地板缝隙里。可就是这样的地板,给我留下的印象却依然温润凉爽,特别是在夏天,我们这些小孩子的一切室内活动几乎都是在地板上、席子上进行的。屋内的隔墙是很简陋的木板隔墙,上面贴了小碎花的纸,那并不是现在意义的墙纸,只是普通的印花纸;隔个几年,我奶奶就自己用糨糊贴一层上去,仅仅是为了掩盖破旧的木板墙壁而已。弄堂是小孩子的重要活动场所,我们放学回家,小姑娘们在弄堂里踢毽子、跳绳子;我们男孩子是踢球、打弹珠、拍画片、斗蟋蟀;在弄堂里搭几块洗衣板就可以欢快地打乒乓球和康乐棋。到了傍晚,几个方凳,几把竹椅,晚饭就在弄堂里摆开了阵势...... 本帖Z后由 veryeasylife 于 2015-6-24 15:41 编辑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开始,我们的故事还在断续……

    06月24日 15:21
App内查看更多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
下载得意生活APP 电脑版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

得意生活®得意®得意DE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