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CDS终于漂洋过海的来到了我大中国:9月2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以下简称业务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在原有两项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信用违约互换(CDS)和信用联结票据(CLN)两项新产品(以上内容下文简称“那文件”)。
得知这个消息,金融人士很激动。
为什么?原来,2008年的金融危机直接导火索就是CDS,就是因为这玩意儿让做空者找到工具来做空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然后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再加上过去一年一二线城市房价的暴涨,国内的财经媒体都开始惊呼,做空中国房地产的工具来了
该怎么评价呢?鲁迅先生有段话特别适合用在此处:
一看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看到CDS,立刻想到《大空头》,立刻想到楼市,立刻想到做空,立刻想到崩盘,立刻想到买得起房了,立刻想到转发文章
(一)CDS到底什么玩意儿?
以前的时候,我们天天喊着“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帝国主义的苗”,现在倒好,帝国主义的大毒草CDS都被引进中国,可见我国金融管理者的思维,那是绝对滴开放
先简单解释一下CDS这玩意儿如果把某个金融机构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CDS就相当于这个人买了一个大病保险或事故保险。
和其他绝大多数金融产品不同,CDS这玩意儿出现得很晚,1993年才由JP摩根银行发明。当时摩根银行的老客户埃克森公司想要贷款50亿美元,但是,根据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全称为“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这笔贷款利润很低、占用银行的信用额度,银行还要为这笔贷款留出大笔的资本储备金
摩根银行多精啊,很快想出来一个规避《巴塞尔协议》的方法,它找到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说我找你们买个贷款保险吧你们也知道,埃克森公司这笔贷款基本没有风险,我们付给你一点儿钱,你来承担我们这笔贷款的信用风险,根据《巴塞尔协议》,这样一来这笔贷款既不占用我们的信用额度,也不必留出资本储备金,你好我好他也好,你看好不好?
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一看,这包赚不赔的事儿,当然好啊!
CDS的程序基本如下:
新的金融工具一旦产生,马上就开始被广泛应用,后来就被应用到美国房地产证券市场2006年之前,美国房价持续多年上涨,每卖出一张看空房价的CDS,都和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一样,包赚不赔的事情啊!到了后来,各投资银行,还有那个叫做AIG(美国国际集团)的保险公司,就开始大肆出售这种CDS
那些CDS的承保方自然就要给人家赔钱了嘛问题是,这就像保险公司卖保险,本来以为人们患某种病(比方说癌症)的概率很低,于是100元钱保你100万元诊疗费,没想到,一下子人人都患了癌症,保险公司哪能赔得过来?
赔不过来,那就破产呗!
这正是2007-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为什么投资银行一个个倒掉的原因!
连金融皇冠(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都破产,那意味着整个现代信用体系都开始崩塌,随后就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说到底,所有的金融危机,都是信用危机。
(二)想用CDS做空中国房地产?你想作死还差不多!
罪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CDS解释完了,该来解释中国特色的CDS了。
想着用CDS来做空房地产的人可真会脑洞大开!一个把房地产当做支柱产业的国家,一个不允许房价出现正常下跌的国家,怎么可能允许用CDS来做空房价?更进一步,美国的CDS被用来做空房价,差点儿摧毁整个世界的信用体系早已人尽皆知,在此情况之下,中国还允许CDS来做空房价,这相当于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已经爆炸造成城市毁灭的惨剧,我们现在造出来核弹,然后故意往北京上海深圳各自先扔一颗
即便是2016年真的成为中国房价掉头向下的拐点,也绝对和CDS没有任何关系再难听点儿说,在中国这种以房地产为核心的经济体中,中国金融管理者采用CDS这个工具,只会用来保护房价,而绝对不可能用来做空房价!
CDS的Z大作用,就是转移风险,特别是转移某一单一事件的风险。
根据“那文件”及《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业务指引》的界定,中国发行CDS的机构首先是净资产不少于40亿元人民币(可不嘛,你想想保险公司Z低资本金得多少?);其次,“任何一家核心交易商卖出CDS总余额不得超过其相关产品规模或净资产的500%”;Z后,专业委员会将根据市场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上述比例数值。
看这三条规定就明白,中国版的CDS,无非想把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向其他的大型金融机构(至少40亿元这个规模)分担,相当于保险公司再保险而已。说白了,这个CDS根本不是用来打压房价的,而是打着市场化的幌子用来拯救陷入麻烦的个别金融机构的!
第一个想要拯救的,就是因为某一事件可能陷入麻烦的银行。
就在Z近的几个月之中,你肯定听说了东北特钢几百亿的债券违约,渤海钢铁集团上千亿元的债务僵局,你应该还刚刚听说了广西有色金属100多亿元的债务违约
这些奇葩而又规模巨大的国有企业都特么是欠钱的大爷,动辄几百亿的债务,可都是从银行里出来的钱,如果这些钱都来自一家银行,呵呵,你能想象中国的银行破产么?
为了避免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只好玩CDS了,让那些发行CDS的金融机构来出点儿血,大家有福不同享,有难可以同当嘛!
(三)在中国,CDS很可能玩不下去!
注意我上一段里的Z后那两个词儿:有福不同享,有难要同当。
你觉得这种事儿有谁愿意当冤大头么?
换句话说,你觉得有谁愿意当CDS的发行方(承保方)呢?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刚刚警告说,中国银行系统坏账比官方承认的高十倍,中国实际不良贷款率已经达到15-21%,两年内纾困的成本可能达到GDP的三分之一。
我敢说,如果像美帝国主义那样便宜的CDS一出来,估计中国商业银行恨不得把自己80%以上的债务都去买CDS,但却没有一家金融机构愿意来发行CDS;当然,你可以把CDS价格给提高,但如果CDS价格很高,比方说达到原始债务总额的20%-30%,如果不是债务违约板上钉钉的话,你又觉得哪家银行的领导敢拍板买CDS?
特殊的金融决策机制,决定了中国版的CDS,要么没有发行方,要么没有购买方,不可能大规模玩不下去。反正都特么的是国有金融机构,大家都对彼此的债务老底儿门清,Z后的结果是,想买的CDS没有人卖,想卖的CDS没有人买,CDS市场冷冷清半死不活而已。
不管卖还是买,领导脑子进水的金融机构才会热衷于这个。
(四)所有的金融产品创新,都是为了让普通人当接盘侠
前面说了,CDS在中国很难玩下去。
但是,但是,如果能想方设法把CDS的风险转嫁给普通老百姓,嘿嘿,嘿嘿,那CDS当然就可以玩下去
比方说,允许发行CDS的机构把自身承保的债务项目变成基金或者股权发售;
比方说,发行廉价CDS的机构变成政策性银行
承保的债务做成基金或项目股权,这就相当于让普通投资者为国企坏账买单;
发行机构变成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相当于中央银行为CDS背书,相当于国家印钱来注销相关债务,相当于通过通货膨胀让全国人民来承担国企债务
这样一来,CDS就能玩下去了。
请大家务必牢记一个原则:从历史到今天,不管股票、期货或CDS,任何一种金融产品的发明,都是为了将风险转移给更多的人,转移给普通人。
比方说,当初股票这玩意儿为什么会出现?是因为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富人愿意当合伙人,好吧,那就把股份划分,发行可以让普通人买得起的股票,这样一来,东印度公司每一次航行亏钱的风险就分散到了更多人那里去,公司也顺理成章的成立。
比方说,期货这玩意儿为什么会出现?就是因为种地农场主不想承担种出来的谷物价格下跌的风险,然后把这种风险转移到那些购买期货的人身上去。
美国的CDS发行出来,Z初是在美国和欧洲的银行之间转移风险,到了后来延伸到了房地产市场,Z终酿成大祸。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贼精贼精的那些金融机构,都特么的想把风险转移给别人,转移给更多的人,但这个风险本身却没有消失,如果遇到美国房价整体下跌这种“系统性风险”,转移给谁也没有鸟用!Z终的Z终,美联储和美国联邦ZF出面,让所有的美国纳税人来承担损失(仅AIG一家公司就援助了1800亿美元),这一场危机才算过去。
中国版CDS,路径和过程不一样,但风险转嫁的实质却完全一样,面对着国有企业坏账这个烂摊子和几乎确定的风险,国有金融机构谁也不想独自承担风险,反而想着都是让别人担风险,让别人当傻逼,你觉得怎么可能玩得下去?
Z终玩得下去的方法,要么就是使劲儿包装包装之后坑那些CDS下游的普通投资者,要么就是政策性银行代替央行买单,全民都当冤大头
所以,接下来你要关注的,是CDS的发行方会不会变成政策性银行
从CDS的诞生就可以看出,CDS的本质是大型和超大型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信用,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担保的一种工具,Z核心的是风险在不同信用主体之间的转移。
相比之下,我天朝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信用都来源于一家机构(中央ZF),连地方ZF的信用都如同放屁一样,你怎么期望CDS能够在中国玩得转?
所以,中国版的CDS,要么就根本没什么卵用;要么,就是为了让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来充当国企那些一堆一堆的烂账和债务的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