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说的是,幼儿急疹,2岁以上的孩子也是有可能得的。
幼儿急疹,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持续的发烧,烧退疹出。临床上一般不能检查出,只有疹子出了以后才能确定是幼儿急疹。
大多麻麻应该认为幼儿急疹都是2岁以内会得,其实2岁以后也是有可能的。
宝贝2岁3个多月,某天开始不明原因的发烧,第一天低烧37.5左右,精神状态一直很好,多喂水温水洗澡,没有采取什么特别措施,第二天白天体温一直在38-39度之间,还是多喂水,准备了美林和泰诺林,体温超过38.5,喂退烧药。这里说一下,美林和泰诺林是两种不同的退烧药。
2 提倡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可以减少使用次数、副作用。
3 泰诺林和美林两个退烧药交替使用方法:服用泰诺林4小时之后,可以使用美林,使用美林(布洛芬)6小时后可使用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高热惊厥时刻同时服用两种退烧药,都用原剂量(参考退烧药的使用)。高热惊厥不要擅自用安定类药物。
如果退热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药物剂量剂量不足的可以加足,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退热药物。
4 吃药后呕吐后,换另一种药,不要吃原药。(吐了多少不能测量,换药,副作用不会累加)
5 口服不理想的,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6 退热药的退热效果与婴幼儿体液有关及时补充水分。
7 12岁以下 慎用阿司匹林
8 中药慎用
9 注射退热药没有明显优势
10 退热剂只是针对退热而言,引起发热原因很多,要咨询医生,选择适宜的对因治疗)。】
吃了退烧药,温度降了,但是隔了几个小时,药效过了,又烧起来。就这样一直反复,期间宝贝的精神状态一直还不错,没有咳嗽,呕吐,流鼻涕,因为孩子精神好,就没有送医院,就这样又熬了2天。我无数次怀疑宝贝是幼儿急疹,但一想幼儿急疹不是两岁以前才得的吗,就没往上面想。然到第三天,中午的时候,还是发烧,大概有39度,跟宝贝熬的粥,可是她吃着吃着发现她不对劲,精神不好,想睡觉。虽然这个点平常我家娃也有可能要睡觉,这个我家宝贝是个吃货,重来没有吃东西吃的要睡的时候。感觉不对劲,我的心情很复杂,因为家里的亲戚家的小孩因为高烧送医院抢救Z后没有救回来。这个时候我完全熬不住了,赶紧打电话叫老公回来,送宝贝去医院。去的是离家比较近的妇幼,挂号,排队,等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才轮到我们,等待的时候,娃吐了一次,不过吐玩了精神就恢复了,又活蹦乱跳了,我还想着或许不该来医院的,医生安排查血,查血结果出来,白细胞低于正常值,严重的病毒感染。然后医生说白细胞低的吓人,容易感染,反正说的很严重,要求住院,因为这几天时刻在照顾娃,觉得宝贝状态一直很好,真的是想不到吖严重到需要住院。医生步步紧逼,问住不住院,快点作决定。我纠结了半天,决定还是不住,想的是宝贝状态一直还好。然后医生让签字,拒绝住院,开了吃的药,百蕊,退烧药,还有小儿氨酚黄那米家里有,没有开,再就是开了某个抗过敏的药,可以吃点升白片,医生强调,白细胞很低,怕交叉感染,打针时跟护士说找个人少的地方打。期间把验血结果发给我的医生姐姐,然后姐姐说,妇幼是特别喜欢让人住院,但是确实检查白细胞值太低,谁都不敢保证什么,现在太迟去同济协和也来不及了,建议还是听医生先打针。去交钱,拿药,打针,吐槽一下,大概是赶着下班,医生居然开掉了一种口服药。
这是宝贝第一次进医院,第一次打针,跟她买了喜欢的小猪佩奇的气球,然后打针也没有针扎没有哭。一次就好了,没有无辜的被扎几次。打完针回家,晚上喂药,百蕊真是苦的不行,我们坚强的娃怎么都不肯喝,我喂她,她就喷出来,喷的我满脸都是,还一直喊把药挂在墙上不懂她的逻辑,Z后被我灌进去了。
第二天喝药,跟她做工作,说喝了药就不发烧,不生病了,然后给了她一根吸管,乖乖的自己喝完了。中午的时候疹子就出了,确定是幼儿急疹了,本来医生安排了还有一针要打,确定是幼儿急疹,我们就没有去打那一针了。
本来我曾无数次想过宝贝可能是幼儿急疹,但是又错误的认为幼儿急疹2岁以前才会得,其实前期宝贝表现出的症状跟幼儿急疹真的很像。不过虽然我知道这些病症的种种,但是我实在是赌不起,特别是因为就在这几天,宝贝的一个小姐姐因为高烧Z后没有抢救回来。我的心里真的很不安。想想,现在的医生为什么喜欢把病往严重的说,喜欢过度治疗,因为谁都赌不起,我们不知道表面的症状下面是否还隐藏着其它。有时候,疾病的恶化会让你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