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刀和短刀对剑刃的性能要求是不同的。长剑通常在近身格斗中要和其他刀剑格挡撞击,所以剑身需要满足一定的弹性,而且剑刃也要有足够的韧性,并不是越硬越好。一般来说短剑不会用于激烈的拼杀,所以剑身钢性大,剑刃硬度相应可以稍许大些,但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越硬越好(剑刃的硬度除了由刃钢本身的成分决定外,还需要借助于淬火来增加硬度。Z简单可靠的剑刃硬度测定方法就是使用专用的锉刀试验,但需要经验)。刀刃韧性强度如果不够,过硬的剑刃会崩口,这是Z难已修复的损伤。如果剑刃太软,则有可能造成大块的卷刃,也是难以恢复的,所以适用好剑不可能具有像合金锉刀或工具刀那样高钢度的刃。那些斩断对方的刀,斩开巨石故事等多半是演绎的。通常一把好剑的剑刃硬度应在落克威尔硬度50S以上,60S以下。简而言之,硬度越高,抗磨损能力越高,但脆性也约大。
根据用途的不同,剑具的研磨要求也不同。所谓斩切能力,除了剑刃的硬度和韧性以外,研磨时开锋的角度非常重要。我们这以日本倭剑为例,日本人把刀尖部分称之为“切先”(刀Z锋利的部位),根据长度的不同,切先可分为大.中.小.猪首等几种,长度在30mm以下的刀锋称为“猪首锋”,这种刀锋研磨时开锋的角度大厚实,不利于刺杀斩切,但适合劈砍甲胄之内的硬物。同样,为了刺杀斩切的倭刀则刀锋研磨时开锋的角度小做得很薄,通常采用大切先。这种刀开锋非常锐利,锋利异常。但不便于斩硬物,否则容易失锋或卷刃。这一道理早已被很多街头小贩所熟知。以前街头常有卖菜刀的小贩,拿着菜刀剁铁丝以显示其刀的钢口好,其实你细看就会知道其拿来剁铁丝的菜刀要么厚刃大角度开锋要么刀刃薄未开锋,这种刃口只适合劈砍硬物,切个肉片都很费力。由此可见开锋角度对斩切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没有那种神化了的又能斩钉截铁,又能锋利无比的宝刀。每一把刀只能偏重切硬物或者软物其中一种功能,这是从研磨工序开始就决定了的。
即使有一把好的龙泉宝剑,其斩切效果还是要依赖于使用者的技巧。劈刀时要利用腰.腿.手臂的力量协调发力,以增强劈刀的力量和速度。此外,还要善于选择刀刃和目标接触的角度。比如用青竹作试斩的时候,通常认为45度左右Z好,如果角度大于60度,那么刀刃很可能砍不深,无法干脆利落斩断,如果小于30度,则刀刃有可能从目标表面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