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育儿

孩子打人的3个原因,其中两点父母要深思

1回复 阅读 820

孩子在玩闹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冲突,玩着玩着就动起手来,尤其是在二胎家庭。其实,孩子喜欢“动手”属于正常现象,并不是他们天生崇尚武力,而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他们看来,“动手”是Z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玩具被拿走,赶紧抢回来,这是本能反应。

◆ ◆ ◆ ◆ ◆

  孩子们之间的小摩擦是他们交往独特的方式,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的经历。作为大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观察,确定是否需要介入。有些情况下,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你会发现,前一秒他们还在打架,下一秒就互相道歉。大人孩子对于欺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否则你只会觉得,“我家孩子太委屈了,不能忍”或者“我家孩子怎么这么暴力,要好好治”其实问题压根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 ◆ ◆ ◆ ◆

  如果确实需要大人介入,家长们务必记住,被打的孩子需要安抚,打人的孩子也需要得到关注。孩子打了别人,理应先道歉。不过,家长别急着批评他,要知道,孩子打完人,其实心里很没底,手脚都有些慌张,这时他们正陷入自己的情绪里,根本听不进去你的批评。不妨先安抚孩子,给他的情绪降温,倾听他的想法,告诉孩子,“我认为下次你可以这样做……”事实上,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说,静静地陪伴他就好。孩子是有自我成长能力的,等他情绪平复之后,他自然会明白以后该怎么做。大人们一定要相信孩子是没有恶意的,给他充足自我反省的时间,而不是一下子就否定他。

 ◆ ◆ ◆ ◆ ◆

  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玩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小冲突,孩子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暴力,学习解决冲突是他们摆脱自我中心、懂得相处之道的重要过程。不过,有些孩子确实经常性地打人,想要改善这种的行为,得先分析他们打人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为了引起关注有的孩子打人是为了引起关注,他们渴望和对方建立联系,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所以才动手。这类孩子通常表达能力欠缺,他们在不高兴或很沮丧的时候,也会出现攻击性的行为,把打人作为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

  

对策

  家长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教育,经常和孩子游戏,多关注,多沟通,多交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的表达情感,如何正确的与人相处。

为了展示力量

  孩子是有好胜心的,他们打人是为了展示力量,证明“我比你厉害,我的力气比你大”。他不知道打人是不被接受的,也不知道被打的人会很痛。

  

对策

  家长要坚持原则,坚决制止他,表明你对他打人的态度,明确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与人和善、乐于助人的小朋友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行为习惯绘本,通过读故事、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与人交往的礼节规范。

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缺乏耐心,语气急促不听话就打骂,这种粗暴的行为孩子模仿。

  

对策

  调查表明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孩子,在暴力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往往接受并使用暴力。为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多给孩子一点耐心。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lq12345 小学四年级

孩子情绪控制不好,容易打人都是跟感统失调有关,建议带孩子去武汉汇杰教育做感统训练。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