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是一个备受全球关注、影响较大的社会问题,而校园暴力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攻击行为,是攻击行为在学校这个特殊环境中的特殊表现。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反社会行为,又被称为侵犯行为,是指任何有目的地伤害他人而被伤害者试图回避的行为。
从不同的划分标准看,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在汉斯出版社《心理学进展》期刊中,有一篇《儿童攻击行为干预手段文献综述—校园暴力的干预现状及展望》的论文提到,根据攻击所产生的动机,可以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根据攻击起因,可以分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根据主要攻击方式和形式,可将其分为身体、言语和间接攻击。
校园暴力是儿童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攻击行为是儿童青少年Z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据统计,2014至2015一年的时间内,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43起,发生地遍布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及广西、云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十年前,在百度搜索中输入“校园暴力”的关键词123,000条连接,现在有10,900,000 条。新闻媒体逐渐加大了对校园暴力行为的曝光率,可见施暴主体低龄化;近年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有一个愈发明显的特点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施暴主体低龄化。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和校园暴力行为是分不开的,实施犯罪的青少年在校园中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或长期受到欺凌,压抑自己不敢反抗,或欺凌他人,蔑视法律和道德。进入社会后,没有正确三观的指引, Z终走向犯罪。而儿童早期的攻击性与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期的攻击性有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人类的暴力倾向通常是在被人忽视的幼儿期达到顶峰的,攻击意图在婴儿期就出现了,只是随着儿童的社会化,他们逐渐学会控制攻击性行为,或者是由于他们幼儿时期力量太小,尚不能给人类造成太大的危害,因此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但如果不及早帮助他们控制愤怒情绪,干预攻击行为,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即使想帮他们,恐怕也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