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育儿

规则,奠定儿童一生的道德基础

3回复 阅读 621

一个4岁的孩子在卧铺席上爬上爬下。几次攀爬后,他的妈妈开始制止他:“听话,下来!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这句话并没能阻止孩子,对攀爬的需求使他忽略了母亲要抛弃他的威胁,仍然开心地探索着。就在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乘警。爷爷赶紧说:“看,再不下来,JC叔叔就来抓你了!”孩子立刻紧张地坐在了铺位上,放弃了攀爬。  通常,成人不约而同地给孩子定了这些规条:“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坐着不动就是好孩子”、“乖,不要弄脏手”、“不睡觉,狼就来叼你了”、“不给别人玩,就是自私的孩子”……这些规条的制定实质并不是因为儿童做错了什么或带来了什么危险,大多是因为成人的自保或恐惧、焦虑而设定出来减少麻烦的。这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条限制着孩子,继而形成心理上的障碍和信条,随时威胁着孩子的成长。

  儿童在这些规条面前会感到无所适从,会认为一切都处在危险之中。这时事件本身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无法判定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安全的。这样,危机感就变成了他生活中一个随机性的东西,安全感就丧失了。随着儿童的成长,这些“规条”有的内化成了儿童人格的一部分,有的则慢慢废弃掉。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公共场所写着一些对成人的要求:不要随地吐痰;请记住冲厕所……这些Z基本的规则成人的世界里被称为Z基本的素养和素质。没有建立起规则成人正是由于没有基本的素养,又在接着影响下一代孩子

  事实上,真正的规则应该是从人性的根基上奠定起来的,是一生都需要遵守而不需要改换的。当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全体人都遵守着规则孩子就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就能够生活在不超越底线的自由状态中,生活在和谐与秩序中。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一位父亲既无奈又骄傲地告诉我:一次他严厉而粗暴地谴责他的孩子孩子等他发完火,对他说:“爸爸,你的坏脾气解决问题了吗?”然后孩子继续说:“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这个孩子,遵守了这样一条规则:粗野的行为不能有。在实行了这个规则的幼儿园生活中,孩子显然经验到了至少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规则使他超脱了对父亲的恐惧,跳到局外来观察父亲

  其二,他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了更多、更好的沟通模式,这种模式一定会为他以后的发展打开通道。

  这些,他是受用终生的。

  帮助儿童建立的规则将奠定他一生的道德基础,是为一生作准备的。它必须是符合人性、符合社会文明的,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文化中都应该遵守的,并且要根据孩子的成熟状态,在孩子有能力做到的情况下,逐步实施。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实际需要建立的规则并不多。我们在从事教育的十几年中,总结了以下的6条,帮助儿童建立Z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

  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 不可以打扰别人。

  6.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mermaidhui 大学三年级

有些道理

菜菜530 博士后

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不赞成暴力解决孩子的问题。

炘妈佳佳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