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育儿

妇科扫盲贴——(转)宫颈靡烂的真相 你一定要看

76回复 阅读 14186

前几天有闰蜜问我这个,她心里烦死了,说得了这个,问是不是得开刀,云云。。。。。。

其实我也不懂,每天电视里的广告看得心里够烦,

看了今天的贴马上转来给得意的JM们学学,心里那个汗啊

我周四去本省省级妇幼保健院去体检,本意是做优生四项检查,因为打算怀孕了。没想到经遗传与优生科医生检查,居然查出中度宫颈糜烂,在妇科检查中还出了不少血,医生说我是接触性出血,让我做了白带检查外,还做了(LPT)液基细胞学等检查,说是怀疑我有宫颈癌可能。我真是心惊肉跳,在医院化验白带的窗口几乎昏厥。我对妇产科疾病知识在此前几乎为零,想我结婚不到一年,我和老公直到婚前都是毫无性经验,注意个人卫生,均无抽烟嗜好,居然得了这样可怕“病”!

    

    回家后,辗转反侧,上了天涯,居然看到有这么多姐妹都有这个病,描述自己的生病及治疗过程后,心理负担更加严重。今天老公找出一个曾经看过这样讲到宫颈糜烂的帖子(附后),其中观点令我震惊!今天,我特地去新华书店找相关书籍,正如大家所知的,现在出版业非常繁荣,假书层出不穷。因此,我翻阅的对象是看起来相对正规的书籍,主要是相关正规妇产科教材,在我有限的查找中,均未发现有专门章节论证疾病的,但对宫颈炎和宫颈癌都有专门章节讲述。从大家对“宫颈糜烂”的讨论热烈程度上看,患这一疾病的姐妹很多,那么,为什么不设专门章节论述呢?是否因为其严重程度不够呢?另外,在国内权威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七版《妇产科学》(国家及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1月出版,就是以下帖子中提到的统编教材)前言中赫然出现新版教材与国际接轨将改正为“宫颈柱状上皮外移”生理现象,可与帖子中Z后一段的言论相印证。

经过以上过程和自身经历,我相信以下帖子中提到的是事实。在医生让我做的所有检查中(我的检查费就花了500多,还有一个推荐的阴道镜没做,因为是排卵期),除了一个鳞状上皮炎症反应,其他没有任何异常。以下就是给我震撼的帖子:

    

    现代医学在中国:统编教材未讲详 切除宫颈千百万

    

      白衣咸饭

    

      宫颈是子宫颈的简称,位于子宫体的下方。到目前为止,子宫颈的生理功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没有一个很客观的标准对宫颈的生理功能进行评价。当然也不是一点都不清楚,比如宫颈管内充满了黏液,这些粘稠的分泌物阻止了细菌向上面的生殖道传播,对保护上生殖道免受感染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学术界的共识,没有什么好置疑的。

    

      但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复杂,几乎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宫颈在性生活中的作用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时间似乎比较晚,1987年才有报道。作者们发现保留宫颈的妇女,比切除了宫颈的妇女,术后性生活会更满意一些。但报道一出,很快就遭到了置疑。因为研究这个问题,有个Z大的也是Z关键的未知数:什么叫(性生活)“满意”?生理器官好端端的夫妇闹离婚的多得很,嘴上不好直说,就说我们“性格不合”;但更多的妇女在切除宫颈之后,离婚率似乎也没有大幅度增高。离婚更多地是与其它方面的因素有关,如经济、财产支配、婚外情等等。对于只有一个丈夫或妻子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更加难以回答。因为谁也不知道别人的性生活是怎么个“满意”法,没有比较,怎么回答?而且,这个问题似乎也难以设计出一个“满意”的动物试验来。对宫颈在性生活中的作用,估计还得争论下去。

宫颈这个器官虽小,但病却不少,Z简单的是宫颈炎,Z麻烦的是宫颈癌。有关宫颈癌的问题,网上的文章很多,随便就可以Down个下来,所以我不想多说,只在很有必要时点一下。但这个宫颈炎,我却想多谈几句。谈这个问题并非因为宫颈问题很大,恰恰相反,这个宫颈炎的问题较小,但过度治疗的问题却很大,也很普遍,所以我想谈谈。

    

      在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1-6版中,关于慢性宫颈炎的说法几乎一模一样。其中有个“宫颈糜烂”更是中国妇女的“头号公敌”。其实,宫颈糜烂在多数情况下并非宫颈出了问题,而是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细胞,在雌激素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向外生长。由于柱状上皮只有一层,所以看起来腥红腥红的,吓人得很,洋文书上叫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移)。妇女们在生孩子之后,宫颈管多少有些影响,Z大的“问题”就是变得松弛了。做妇科检查时用窥阴器一撑开,宫颈的上下两唇就张开了,露出宫颈管内的部分组织。有的医生不懂,也把这种情况写成宫颈糜烂。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正常得很。在激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柱状上皮就做缩头乌龟,退回到颈管内去,宫颈的外表又恢复到表面光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宫颈外面的细胞是鳞状上皮,有好几层,显微镜下有点像我们的皮肤。这个柱状上皮进进出出,像拉锯似的,这个地方学术上叫交界处或者移行带,其下方的细胞在感染人类乳头状病毒(HPV)之后,容易发生癌变,成为宫颈癌。

  宫颈癌在变成癌之前,一般有个过程,开始是宫颈上皮内不足1/3的细胞变坏,样子上看起来与癌细胞差不多,学术上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I,简称CIN I;如果对这样的病变不予处理,60%的这类患者的病变会自己变好,无需处理。但有40%左右的患者没有这么幸运,会逐步变坏;当有1/3以上2/3以下的细胞变坏的时候,医学上叫CIN II;如果此时还是不处理,变坏的细胞会越来越多,及至宫颈上皮全层细胞的样子都变得怪怪的,这时候医学上叫CIN III。由于这个CIN III与宫颈原位癌在形态上难以区别,所以大家习惯于将二者合称为CIN III/原位癌。其处理原则也是一样:宫颈锥切。当然切除之后,还要再做病理检查,看有无癌细胞浸润到基底层外。一旦突破了这个界限,就算浸润性宫颈癌,需要进一步处理,处理原则要根据浸润的深度和宽度而各有不同。

    

      由于宫颈癌的癌变过程相对较长,据说有几年的时间,所以给了医生们充足的时间来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妇科体检。1928年Papanicolaou医生提出了宫颈癌的普查方法,就是利用癌细胞间的连接比较疏松这个特点,将宫颈脱落细胞涂抹在玻璃片上检查,医学上叫巴氏涂片或巴氏染色。由于宫颈癌发生率高,取得宫颈细胞又比较容易,所以这个方法很适用于癌症的普查。这就是妇科宫颈癌普查的来历。如果在宫颈癌发生之前,也就是所谓的癌前病变过程中发现了,治疗上不仅相对容易,而且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很小,花费也不多,效果又很好,对寿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美国才开始大规模的使用这项技术,至70年代,宫颈癌患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美国急速下降了70%以上,功劳很大。但从70年到99年,却仅下降了40%以上,说明越往后就越艰难。

    

      由于巴氏涂片的质量很差,在判读时对医生的水平要求很高。即便如此,其漏诊率还是很高。1988年,美国人改进了巴氏染色的评价方法,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又创造并改进了新的涂片技术,将宫颈细胞制备成薄薄的一层,制备过程中尽量地去掉一些杂质如宫颈黏液、血细胞等,这样不仅提高了阅片质量与速度,降低了漏诊率,而且还可以查出宫颈的一些其它毛病,比如?忻挥谢嫉纬妗⒄婢?等。由于这个方法已经做了几次修订,电子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也被引入到这个阅片活动之中,大大提高了普查的效率。这种方法现在国内多数大医院基本普及。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大美女 大学三年级

原文太长,播点广告

关爱自己健康,每年的妇检不能省。。。。。。

以下继续!

大美女 大学三年级
大美女 大学三年级

发完了,希望大家都能读过之后有所收获!

粉柠檬 博士后

学习了,谢谢

coconut0150 大学四年级

好东西,值得分享的!

现在有些医院真是黑了良心了,尤其是一些个私人医院,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药,包治百病似的

王小晓 大学四年级

字有点多,没太明白,意思是这个病是小病?

dadida 硕士一年级

小事一桩,做个宫颈切片检查即可确定是否癌症,费用也不高,百把块。

四叶铃兰 小学六年级

好多字,慢慢看

茗薇格格 硕士二年级

好吓人

小蛇来了 得意号

单位每年组织检查。还好。有么事好治疗。

永恒 大学二年级

医院都是这样啊 不然怎么赚钱捏 黑死!

叛忍猫咪 博士后

等我30了也去检查~

唔? 大学四年级

省妇幼也这样啊,,,昏,,

家有宝贝315118 大学四年级

怎么我看不太懂一样 可能是太长了

梦的衣裳 大学二年级

去年我就去检查过,当时私立医院也是要我做LEEP刀,但我没有做,就到妇幼做了一个微波治疗,现在也好了。

蛮牛 高中二年级

有性生活史的大部分女人都有这个问题!简单的说,如果糜烂的程度不中的话,确实没什么要紧的,但若临近2--3度的话还是微波治疗比较好。糜烂面就好比裸露的受伤皮肤,长期受到刺激势必发展成炎症。

大美女 大学三年级

现在有几个查了没炎症,不是轻度糜烂沙!

特别是些小医院,有时就上千的消炎来搞,再或要求搞么LEEP!

小耗子妈 初中二年级

哎,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现在有医得的好医生太少了

大美女 大学三年级

顶起顶起,学习学习!

查看更多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