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有风险,交友需谨慎,请大家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一
“装逼”两个字,字装B,号装AC之间,兴起于改革开放若干年后,知识与物质贫富差距逐渐放大的当代,可追溯到当代人士所谓的春秋时期仲尼语:“莫装逼,装逼遭雷劈。”英语为“People who are zhuangbility want to show their niubility but only reflect their shability.”实际上杜撰这句话的人先赏了自己一个耳光——装孔子——或许他已经准备献身给自创的雷了。当时还没雷人的说法。
二
什么是装逼,装逼的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装逼的过去和未来,这些已像历史永远无法说得清,只有待国内Z著名Z神秘的相关部门的相关课题组的相关专家去研究。我要谈的只是据我粗略观察,喜欢说别人装逼的五种人。
三
1)文化水平不高的小市民,或者专业有专攻的知识份子,但难免有对于自己不了解的知识,无法理解的,插不上嘴的人事物,完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接受,条件反射的反应是只能送上“装逼”二字,既立刻平衡了自己的心理,又因为“逼”字在当代文化中浸淫出的特殊含义,感觉侮辱了当事人物,心理从平衡立刻升华为满足。
2)没有几个闲钱的小市民,或者有钱但是花得很没品的中产阶级以上人士,看到比自己有钱且有品的,对方穿着谈吐都似乎损害了自己的自尊的,同样送上“装逼”二字,心理效果同上。
3)喜欢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看什么流行或者以为时尚,就跟着的,比如广泛传播“哥看的不是装逼,是寂寞。”,“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寂寞。”“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流行吗,时尚吗,身在装逼中不知道在装逼吗。
4)纯粹无聊,打发时间,目光与嘴角所到之处,皆是装逼,惟自己一清二楚,事实求是,于是各种行为艺术得不到发展,乞丐在被送到遣返部门之前,永远是折着腿脚,躺在地上要饭。
5)永远将“空穴来风”四个字的意思装成是没有依据的事实的意思的,以及永远将“讹以传讹”装成“以讹传讹”的媒体记者和编辑,不懂除了可以装懂,其实还可以争气一点不要用。
四
鉴于国内一向有目标一找准,立刻一窝蜂的习惯,喜欢说别人装逼的危害很显然,整个社会形成一个互相指责对方装逼的热烈气氛,谁都不敢花心思花时间去研究什么,喜欢什么,生怕一到分享时刻,就被人指为装逼,整个社会思想道德进步速度随之进入负增长。尽管说即使社会上没这个气氛,那些花时间去研究去喜欢的人也没研究出个什么所以然,喜欢出个道道全(此Z后三字非植入式广告)。
五
这是一篇很装逼的涂鸦,我知道你在说我装逼的时候,就像你在心里暗骂别人时一样,你永远骗不了你自己,但是你可以通过和装逼者的对比,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就看你要不要跟上或者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