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华灯初上,而我依旧在路上。
——题记
今年三月武汉下雪了,在这座城市生活了19年,第一次在三月看见下雪。真是百年难遇啊,希望是瑞雪昭丰年吧
这座城市我已生活了快20个年头了。对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一份对家的眷念,陌生的是这座城市的变化。但不管怎样,这座城市还是给我留下了记忆。
坐公交喜欢坐在Z后一排靠窗户的地方,戴上耳机听着音乐,看着窗外的风景。傍晚,天微暗,看着这座城市。。。是那么的美丽。。。
当夕阳带着Z后一丝懒散缓缓下落的时候,宽阔的江面上升腾起一簇簇迷雾,原本就泛着铁锈红色的江水开始变的文雅而且轻柔,一点一点的,慢慢的流向下游的方向。有水鸟展翅高飞起来,雪白的羽毛,长而尖并且顶端带着深黑颜色的椽,发出一声长鸣,越飞越高。
江畔人家的屋顶上开始炊烟缭绕,那烟雾如一团缠缠绵绵的情思纠葛着袅绕着越升越高渐渐不见,空气中留下的只有淡淡的暗青色和一点点什么东西燃烧怠尽的味道。这庸俗气息却是如此的让人沉迷,每一日,它都伴着这江水这城市周而复始,这江水,是长江;这城市,是武汉。
两江斜过,三镇聚拢,千万年的汉江水汇入长江奔流入海,带着鱼虾藻蟹带着泥沙砾土带着上游人对下游的登高远望带着下游人对上游的痴痴期盼。在经过这人山人海的武汉港时,它一定会放慢了脚步细细的观望,这座城市,本是如此美丽让人沉迷的。
在中国,湖北人的口碑并不算好,武汉人尤甚。然而千年“唯楚有才”之名岂是一两个人胡乱说出来的?当宋玉和王昭君为中国人树立了一个关于美丽的坐标的时候,对湖北,对武汉,我们就已经应该多加注意了。
整洁绵长的柏油路,车水马龙的商业街,带着些许狂傲些许粗鲁些许不羁些许坦荡的武汉人大大咧咧的穿行过市,走的那样高昂着头笔挺着腰。这是武汉人乃至湖北人的特色,他们的豪放不是东北人西北人华北人那样的旷野高歌大漠狂鞭。声处南北交界之地,被南方人认为是北方人被北方人认为是南方人的湖北人武汉人性格是复杂的,他们可以有着细腻的心思写出宋书米体,他们可以有着浪漫的情怀唱出汉剧楚调,他们可以怀着满腔的热血为国为民哀鸣离骚,兴致来的时候,他们当仁不让的揭竿而起中兴天下穿一回龙袍做一世天子!
清清秀秀的女子扯大着嗓门吵架般高谈阔论,多日不见的兄弟捶胸顿足互道相思如同打架,九省通衢汇聚南腔北调的武汉话直来直往,决不娇柔做作决不婉转缠绵,这是江城人的性格,他们喜欢说一不二,他们拒绝口蜜腹剑。有传说云“到了北京嫌官小,到了上海嫌城市小,到了深圳嫌钱少,到了武汉嫌嗓门小……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作为湖北人典型代表的武汉人聪明绝顶天赋过人,然,自负,懒散,好高婺远,喜欢窝里斗这一切的特点却也淋漓尽致,这是无法回避的。
站在汉口的江汉路上瞪大了眼睛看美女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情。这里有着西化的建筑,楼房不很高,却都各自有着极为鲜亮的颜色不时的刺激着世人的眼睛。远远的,有武汉女孩子走过来了,她们几乎无一例外的拥有着白里透红的肌肤,水嫩水嫩的,母亲河长江对江南人家的恩惠由此可见一斑。她们轻轻的抚摩下自己的头发,这动作可是精心设计的,每一个女子都不会拒绝别人关注的眼神,何况这轻轻一抚竟是如此的勾魂摄魄凝聚荆楚风姿。她们忽闪着自己大大的眼睛流波四射满目春情,偶尔笑笑,鲜红的唇角荡漾深意,贝齿微露,被太阳照耀的光芒闪烁。大风吹起,她们却不愿扣紧风衣,只是加快了步伐,一双修长健康的美腿踏着黑亮的高跟鞋在颇有节奏的“噔噔”声中远去了......
饿了,在路边坐下,叫上一碗热干面。Z为普通的面条,Z为普通的盐,酱油,味精,葱花,芝麻酱,却在武汉人的匠心妙手下调出千般滋味万种余品,稠稠的,香气只冲你的鼻子,一大筷子挑起喂到嘴里,然后就一口豆浆,快哉。
夜幕降临,霓虹璀璨,夜市通明如白昼。高高矗立在江边的黄鹤楼依然高翘着亭角映衬着整个大武汉的繁华似锦。即使明月高挂,人们已经进入梦乡,它却依然如千百年一样静静挺立,见证武汉人世世代代的幸福时光。还有那龟山之巅月湖之畔的古琴台,几个世纪过去,你是否又一次寻到闻弦歌而知雅意的知音?
你要是冒来过武汉,Z好还是来看哈子哦,勒里真的蛮好蛮好!
本帖Z后由 二手烟 于 2009-9-26 19:2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