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Z疼,其实不是来自陌生人的巨大打击,而是来自身边每日接触的人 琐碎伤害 比如父母 朋友 伴侣他们给你的挑剔、嫌弃、指责、否定、打击、冷漠,就像是例行的太阳一样,每天都要有。
不是什么大事,但这些小事就是会让人很是受伤。
然而他们又会对你好,会给你钱花,会帮你做事,会关心你照顾你。这就让你产生了疑惑,弄不清楚他们到底是爱你,还是伤害你。
然后让你放弃不了,也靠近不了
其实,当你沉浸在对方伤害了你的委屈里的时候,有一个真相你可能没有思考过。
这个真相听起来第一反应会是不可能生活中的Z痛,但如果你愿意静下来细细思考一下,你就会觉得,的确是这样的。
这个真相就是:
对于在乎你的人,虽然他伤害了你,但是他可能并不知道他伤害了你。展开来说就是:
1. 即使你觉得伤害已经很明显了,但他还是不知道他伤害了你。
2. 即使他知道他伤害了你,通常只是理性上“知道”你可能会受伤,但感受上并体验不到你的受伤,连接不到你的受伤。
3. 他人一旦意识到对你的伤害,他的伤害行为就极有可能降低、减少,但不是不会一下子到全无。
4. 他人一旦知道了怎么伤害到的你,理解了伤害是如何形成的,伤害也极有可能降低。
换位思考下就知道了:你攻击过对方吗?
你每次在挑剔、嫌弃、指责、否定、打击、冷漠他的时候,那一刻,你知道他受伤了吗?很多时候只顾着表达自己的委屈,完全忘记了他可能会因此而受伤。你可能完全不知道其实他没那么强大。
假如你知道他受伤了,感受到了他的受伤。你的话语,还会那么坚定,那么狠,那么理直气壮吗?你会不会因此变得有点收敛?
假如你理解了他的受伤,知道怎么伤害到的了,你的话语,会不会又有一定程度的讲讲我们以前班里的一个同学吧。
P同学说:老公总是嫌弃我懒、不做家务,嫌弃我乱乱的、没条理,还嫌弃我不上进。
我问她:老公嫌弃你这些,你什么感受呢?
她说,很受伤。
P说:知道啊。我都跟他说过,也吵过。我说,你觉得看不下去你自己干啊,然后他就跟我吵。
我接着问:那他是怎么知道你受伤了的呢?
P说:我的表情在那里了呀。他看到我表情不高兴,语气不好,很严肃,就应该知道我不高兴了啊这就是很多人受伤后的逻辑:
“我的受伤,写在脸上了,写在表情里了,写在语气里了,写在争吵里了。我写在了这么多地方,你就应该知道我受伤了。
其实,即使你把受伤写在天花板上,写在天空上,写在彩虹里,挂个条幅在墙上,都没有用。即使你语言直接表达“你这么说,我受伤了”,他都不一定体验到了你受伤。何况你用暗示的方式呢?
你吵架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别人只会体验到你很强大,不会体验到很受伤。
他的潜意识逻辑就是:你是强大的,不会被伤害到的。
你不直接说自己的状态,希望通过别人观察来理解你受伤了,这就对他人提出了极高的敏感性的要求。这是一个人需要主动、刻意、平和状态下观察,才能做到的。你觉得一个自己尚且处在情绪里的人,会主动、刻意去留意别人的情绪吗?
一个人在自己的情绪里的时候,是无法对你敏感识别的。生气的人会光顾着自己生气,忘记了管对方是否因此受伤了直接表达自己的受伤,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接着问P,如果你直接跟老公说:“你说我懒,我觉得受伤了”。你觉得老公会怎么反应?
P说:他可能会说,“我也不是说非让你干很多,但起码的一些总得干吧”“你这样给孩子做一个坏榜样的。”
这就很有趣了。老公这么说的时候,其实嫌弃就已经在缓解了,他企图在安慰你:
我没有责怪你啊。
但是他处在生气里,又不能直接改变态度。一个正在生气的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点不妥后,是不能马上改变态度的,这会让潜意识产生极大的不协调感。
通俗点说,就是:面子上挂不住啊
一个在生气的人,即使知道自己有点过分,也不能马上不生气啊,多没面子。他得微微缓和下。这样既保留了自己的面子,又减少了对你伤害的内疚。
所以,你不要期待别人意识到伤害了你后一下子改变态度。他总得继续嫌弃两下,有个缓冲。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
“我的老公就没那么脾气好。如果我这么表达受伤,他通常会说“你怎么这么矫情”、“就你事多”之类的。对方并不理睬你的受伤,反而说话更狠了。”
其实语言能表达出来的非常有限。你表达了受伤,和对方是否真的能体验到你受伤,完全是两回事对方为什么在你表达后,还体验不到呢?
因为他不理解。他不知道为什么说你懒,你会受伤。你觉得说你懒,就是在伤害你。可是他会觉得自己说你懒只是在陈述事实,并非在伤害你。
事实上,说你懒是在伤害你吗?
当你觉得“说我懒等于不爱我”或“说我懒就是在说我不好”的时候,你就受伤了。你觉得那一刻他在说你懒,就是在指责你,就是在说你不好,就是不接纳你,就是不爱你。这个引发了你潜意识深处不被爱的焦虑,所以你才想赶紧让他闭嘴。
而这个过程,对方完全不知道你体验到了什么,更不知道你基于“懒”做了哪些联想。因此这时候你的表达需要加上一个解释,你需要告诉他:
你说我懒的时候,我觉得不被你接纳了,我觉得你不爱我了。我觉得你只爱勤快的我,不爱现在的我我问P,当你这么说的时候,老公会怎么反应。P说,他就会告诉我:干不干活和爱不爱你什么关系啊。
这就是老公又一次降低嫌弃度和愤怒度的表现啊,又下了一个台阶。这是在足够委婉地表达爱啊。当他这么说的时候,愤怒和嫌弃其实已经减少到他的能力内的Z大值了。
我们总是自以为自己的感受是被他人知道的,所以就该被他人照顾。
实际上这是婴儿的全能自恋:
“我怎么了,妈妈就应该知道。”
实际上你无论多么明显地表现你的受伤,他人可能还是不知道。
或者没留意到,或者不理解,或者没感受到。
他沉浸在自己的表述里,没有拿出多余的精力来感受你怎么了。
一旦他人理解并感受到了你的受伤,伤害的动作就会降低了。
哪怕是你在报复敌人,你在感受到敌人的受伤以后,你在短暂的快感后,也会生出失落和悲悯,你的恨也会有相应降低。
这是人的本能,如果我们体验到了他人的受伤,就是会自动有所收敛。
前提是,体验到。而不是别人咋咋呼呼告诉你他受伤了,然而你看他张牙舞爪的样子,一点都感觉不到。
因此你需要表达。
表达两部分:
1. 感受。告诉对方,你受伤了的感受。而不是告诉他他错了。“我受伤了”和“你错了”,带给别人对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你错了”会让对方陷入自我保护的防御,完全没有多余的精力顾及你2. 原因。如果你单纯只表达受伤,对方容易感觉到你无理取闹,不可理喻。所以你需要告诉他你为什么会受伤,你基于他做的事情,联想是什么。
但你会发现这对你来说可能有点难。有时候你宁愿用吵架表达愤怒,也不愿意表达愤怒背后的受伤。
因为表达受伤有羞耻感。表达受伤,就是在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困难的,他们不愿意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活动告诉对方,不愿意让对方了解真实的自己。会觉得一旦向对方敞开脆弱,就会被羞辱、被指责、被利用。
而这恰好也是早年经验。
没有人真正关心过你怎么了,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是否是受伤的。从小到大,所有人只关心你做得对不对,不关心你怎么了。
长大后,你也习惯性地不愿意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更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懒。
主动表达自己,还得思考自己我怎么了,我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其次还得思考,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再次还要思考,我该怎么表达,能更好地让对方听到,并且理解,明白。
但是幻想就很简单了:
我脑子不转,你就该知道我怎么了。
去思考我想要什么多累,直接说我不想要什么就简单多了。
可沟通是要花力气的,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谁也没有义务自动了解你。
Z后,有话直说,也可能无法被理解,也避免不了被伤害。因为直接表达的目的,本来就是减少伤害的可能性,而非绝对。
表达的同时,就要接受不被接受的可能。
可表达的目的就成了:
如果对方是在意你的,就会在理解了后保护你。不在意你的,就没办法了。这时候你还是先保护好自己吧了解更多人际关系培训、心理素质培训、演讲与口才培训、沟通口才培训、逻辑思维训练和演讲、口才、沟通方面的知识请直接咨询思训家。
怎样提升沟通能力、演讲口才、口才技巧、也可直接电话咨询:4008883436.
思训家官网:www.sixunj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