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还有半个月就要结束了。
数了下即将在这半个月上映的电影,竟然有三十多部——内地的贺岁档是肉眼可见的一年比一年红火。
作为内地贺岁档的常客,导演冯小刚也带着他的新片《只有芸知道》杀回来了。
实际上,用“常客”来形容冯小刚和内地贺岁档的关系,还不够准确。
二十二年前,冯小刚用一部《甲方乙方》,创造了内地贺岁片的全新范式。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冯小刚和他的贺岁片,就像那几年春晚上的赵本山,是内地观众的年末必看。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差不多在《天下无贼》之后,冯小刚开始尝试跳脱出他亲手创作的贺岁喜剧范式。
《天下无贼》剧照
从《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到他的上一部作品《芳华》,转身去凝视历史的冯小刚,一如既往地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去描绘他们生活的时代。
再到《只有芸知道》,冯小刚再次转身,重新回到普通人的微观生活,但这并不是说,冯小刚又回到了贺岁喜剧的老路上。
看过影片的预告,不难发现,以处理群戏见长的冯小刚,这次让故事的重心围绕着男女主人公两个人去展开。
影片中,风华正茂的隋东风(黄轩 饰)与罗芸(杨采钰 饰)在异国他乡相识,然后相爱相守,相濡以沫,直至死亡将他们分开。
这样一个生离死别的故事,其实发生在冯小刚的身边——影片改编自冯小刚挚友张述和他的妻子罗洋的真实经历。
张述是冯小刚曾经的战友,之后两个人还搭档合作过十几部电影。
1980年的冯小刚(右)与张述(左)
作为朋友,冯小刚见证了张述与罗洋跨越多年的爱情。张述与罗洋遇见的第一天,就让冯小刚帮忙出给他主意。
但这份相濡以沫的爱情,却未能相守到老。结婚多年后,罗洋因病溘然长逝。悲痛之中,张述还是完成了妻子的遗愿。
身为这段爱情的见证者,冯小刚深受触动,并Z终将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
《只有芸知道》里,冯小刚与曾经嬉笑怒骂的他判若两人。我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冯小刚有一天也会变得温柔而深情。
不似当代青年过山车般的感情经历,隋东风与罗芸这段始于上个世纪的爱情就像他们的为人一样,踏实、舒服。
相爱了,就认认真真在一起;在一起,就共同努力把日子越过越好。他们的感情里,没有第三者,没有谁付出更多的斤斤计较。
片中,隋东风和罗芸在新西兰的小镇上开了中餐馆。即便是生意做得劳心劳力,他们之间也没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怨怼,只有一心只为彼此的深情。
换句话说,《只有芸知道》中的这份爱情美好纯粹得如童话一般。而这个原型故事打动冯小刚的地方也在于此。
50年代生人的冯小刚被问到为何会拍摄这部电影时,这样说道:
“我现在快62岁了,我觉得现在非常想拍一些很美好的,对我的内心也有营养的电影。”
岁月和阅历不仅在改变人的心境,也在改变着人思考的视角。
从这个层面上去看,六十岁的冯小刚比之四十岁的冯小刚的转变,也就顺理成章。
《只有芸知道》拍摄片场工作照
如果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冯小刚的转变,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心境与视角变了,也因为世界已经变了。
回顾下冯小刚的作品,就能明白,冯小刚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入世的导演。
他的作品大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冯小刚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是敏锐的观察与记录。
《甲方乙方》中的年轻人,正如世纪末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做着关于未来的大大小小的梦。
而姚远、周北雁们搞的“好梦一日游”恰恰就是这些梦想的一种虚拟出口。
观众会被逗乐,不只是因为有钱人想过苦日子,大明星想做平凡人,小人物想做巴顿将军的梦想太过荒谬,更因为他们一度真的实现了这个梦想——虽然期限只有一天。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的感伤之处就在于,那些可以尽情做梦的年月已经一去不复返。
到了《没完没了》和《大腕》,葛优饰演的两个主角,一个是被逼上梁山的老实人韩冬,另一个则是头脑灵活的文艺中年尤优。
《没完没了》剧照
但他们所身处的却是同样的金钱与利益至上,人被异化的疯狂世界。而葛优的角色恰恰就是这种世界里不愿意被异化的“异类”——这也是葛优的角色讨喜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腕》剧照
而十几年后,《私人订制》在口碑上引发的争议或许可以部分地归咎于:它毫不遮掩地展示了人甘愿被金钱、权力异化的现实世界。
“成全别人,恶心自己”是“圆梦四人组”的口号,而这句口号的潜台词则是:只要给钱,什么都可以。
现实是,对于金钱、权力、成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假思索地俯首称臣,这本质是一场无可奈何的悲剧。
当《私人订制》以露骨的方式去呈现这种悲剧时,也难怪观众们笑不出来。
成功也好,争议也罢,我们终究在冯小刚的作品中,看到了时代和人的变化。
关于爱情的故事,冯小刚早已经拍了许多部——他的电影处女作《永失我爱》就是一部如假包换的爱情文艺片。
不过,《永失我爱》之后,冯小刚的爱情故事,基本都跟唯美、浪漫无关。
《不见不散》里,刘元和李清的爱情同样发生在异国他乡。无论是性格还是人生观念全都大不相同的两人各自兜兜转转,Z后还要靠一场不大不小的飞机意外,让两个人互诉衷肠。
《不见不散》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