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山村的石头房子,
平原上的砖墙,
唯独海蛎壳做的蚵壳厝让我吃惊。
生活在海边的人以出海打渔为生,
为了避免空舱,而引起船重心不稳,
于是船员们就将散落在海边的海蛎壳装在船上压舱,
返航回来便把这些壳堆在沙滩上。
看似没用的垃圾,居然找到了发光发热的地方。
元末明初时,闽南地区经常受到倭寇的侵扰。
村民穷困潦倒到无力重建房子,
就因地制宜捡些碎砖石砌成墙,
也把海边堆积的蚵壳捡来镶嵌在墙的外侧。
后来为了追求整体的美观性,
也有了专门盖蚵壳厝的手艺师傅,
盖房时要考虑房屋的朝向,
也要听从主人家的意见,
Z后还要对海蛎壳进行筛选,
精明老练的师傅砌得错落有致,片片如鱼鳞。
这样做成的房子,
不仅极富美感,而且冬暖夏凉,
也能抵挡海风的侵蚀,
屹立千年不倒。
蚵壳厝
历经百年仍风韵犹存,
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亦静静地守着淳朴的小渔村。
赏“蚵壳厝”,品“海丝文化”
老人鱼海
带你读懂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