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资考试的临近,很多同学学习效率开始下降,有时甚至是“刀枪不入”、“无从下手”的状态,不知道该复习什么内容。具体表现:
什么也装不进去,什么要点都记不住。
每次做题都错很多,原本简单的题目也频频翻车。
模板、套路模糊不清,心理干着急。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饱和”现象。“心理饱和”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做事情过程中会产生效率下降,韧性、耐力减弱等问题。就连一些学霸也抱怨说:每天都很累,不知道该看什么,就是学不进去了,但是不学心里又没底。“心理饱和”并不是说你已经复习的尽善尽美了,不需要再下功夫了,其实只要有计划有安排再给你几个月仍然还是有可备考的内容。它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比如,老师布置100道数学题,学生开始做作业时,动作快,做得也正确,但做到后来,速度慢了,还常出差错,同时出现厌烦情绪。同理,工人做同样工作,干部伏案办公等,都可能出现心理饱和的现象,简而言之,他们干腻了。
那么,该如何克服呢?
学习效率、质量与时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但是疲劳战术的效率肯定是低的。临近考试,状态是第一重要的,适当的休整非但不会影响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效率和效益。保持愉悦的心情是克服心理饱和的Z有效方法。
第二,学习形式要有变化。
许多同学理解的备考就是“猛刷题”,越做“心理饱和”现象就越严重,其实越是临近就越要回归重点、大纲,可以多看看课本、笔记改变一下方式。用思维导图把知识点进行整理。
第三,抓住中低档试题。
不少同学觉得提分的关键就是做难题,做偏题,其实这偏离了出题人的本质。在一份试卷中基础类题占60%左右,其余20%是把拔高类的题,10%是难题,所以还是要以基础为主,切勿本末倒置,只做难题换来的结果就是做一道,错一道,丧失信心。
第四,攻克自己的薄弱项。
无从下手,不如先弥补自己的短板。通过做一套完整的试卷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比如单选题错了15道,那就需要在基础知识点上下功夫,多听,多背,多整理笔记,比如材料写不出,那就去多听主观专项课,多做历年材料分析,多背万能模板。
第五,改变学习环境。
我们的大脑喜欢空气清新,卫生整洁的环境。考前不要长时间呆在室内,埋头苦读,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就到户外环境好的校园、公园,开阔的地方走走,呼吸下新鲜空气为我们大脑的运转提供新鲜的氧气。
总之,“心理饱和”并不是说真的复习到位了,而是需要调整学习策略,不要和自己较劲,保持一颗豁达、从容的心态,不管学什么都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