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积极阳光,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但是很多小宝宝的性格都有自卑的倾向,家长们的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或多或少,会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问题。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自卑指的是,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
01、孩子有这四种表现,说明在慢慢变得自卑孩子的心理上发生问题,有自卑的表现,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因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可能有更多的心理问题堆积而成。孩子这四种表现,说明在慢慢变得自卑。
第一、宝宝性格内向,说话声音小。
孩子平时说话声音很小,性格很内向,而且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也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也不能挺直腰背说话。和小朋友们交往,也喜欢低着头。如果家长不给孩子正向的鼓励,只能让孩子越来越胆小。有的父母可能是恨铁不成钢,会对宝宝说:真的是太完蛋了,你看别人家的娃都比你优秀,这样的话语更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阴影。
第二、喜欢独处。
宝宝不喜欢去人多的场合,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躲在角落里。正常来说,小孩子都喜欢热闹,尤其是看到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儿会很快打成一片,开心地玩耍。如果家长发现宝宝自己孤零零地站在角落里,不要斥责孩子,要引导孩子和大家一起玩耍。
第三、害怕陌生人。
心理学者费洛伊德说:受到来自母亲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征服者的感情,也就是保持着自信,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取得成功。
一次去表姐家玩,她家宝宝拼命地往妈妈身后躲。被表姐拽到前面,逼着娃说,小姨好。孩子胆怯地喊了一声,小姨,声音很小,表姐生气地说,一点出息都没有。我摸了摸娃的头说,宝宝多可爱呀。
妈妈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如果发现宝宝有自卑的行为,母亲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第四、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说自己小的时候,总被别人说是灰姑娘。以至于她的内心非常自卑,总感觉自己长得很黑,很丑。特别在意别人看自己的目光,无论何时,总觉得别人在注视着自己。在学校里,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她觉得老师是在批评自己。小伙伴们正常地打闹,开玩笑也会觉得是针对自己。生活并不是舞台,谁也并没有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没有人会时时刻刻在关注你的一举一动。
以至于长大之后也是在这种自卑的心理中挣扎,总是感觉到自己不如别人,无论怎么努力,都和别人相差很远。如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过分的敏感,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这位妈妈现在已经生了宝宝,她非常重视孩子的心理教育。希望孩子不要有自己这种自卑的心理,一旦有这种自卑的想法,可能会追随一生。
02、自卑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鼓励俞敏洪说:只有从自卑走向自信的人才,算真正的自信。父母要完全地去接纳孩子,接受宝宝的不完美,帮助娃建立自信。
首先、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不要总是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娃来做比较,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和要求。自己家的娃,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可能孩子的成绩一般,但是他擅长舞蹈和唱歌。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擅长的领域,给娃报一个兴趣班。
有句谚语说,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作为家长,应该接受孩子的平凡,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慢慢成长。
其次、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
不要总是挑着孩子的错处来说,过多的批评和指责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宝宝会感觉到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把目光投向孩子的优点。比如说孩子的独立能力非常强。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父母就要夸赞孩子。能够洗衣,拖地,而且能够顺着这个发光点继续延伸,夸奖孩子,相信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得到慢慢的提高。
阿德勒说,婴儿从刚出生开始就是弱小无助的,他们需要完全依赖成年人,意识到父母力量的强大。
家长可以带孩子多阅读,多看书,从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道理,逐渐从心理上实现自我的认识,树立自信。
多带孩子去一些小伙伴们多的场所参加集体活动,也可以带娃跑步,多做运动,让孩子慢慢的改变自我,提升意志力。父母能够推动孩子,改变内心的想法,同样,宝宝也需要父母的鼓励与肯定,家长的表扬会让孩子赢得自信。
碎碎念:
家长要用爱滋养,让孩子一生都远离自卑,用包容来点亮宝宝的自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父母温情的引导之下,自信快乐的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