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娱乐

南京南京与拉贝日记

7回复 阅读 1140

有幸看了《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一个让人悲而泣而思,一个却没有多大的触动。无怪乎影迷评论:一个是艺术片一个是商业片

艺术片也好商业片也罢,都需要一个切入点向事隔几十年后的人们展现史实,用一种角度让人深思,用一种真实让人震撼,用一种赤裸揭露罪恶,用一种血腥让人亲临现场......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不算少,我觉得这类影片Z好具备这几点:

不只是血腥暴行的写实记录

不只是对民族大灾难的感慨

要有国难前人性挣扎的写照

要有死亡迫近时的心理分析

以上方面不仅针对中国幸存者,遇难者,也要有日本人的遇难者,幸存者。

南京南京!》做到了!有刘烨出演的中国士兵,幸存的小孩,国际救援的拉贝拉贝的秘书,和自杀的日本兵。

在刘烨主动走向法场,用手挡住小孩双眼的镜头很让人心痛,本应是美好的童年却这么快就迎接死亡的到来!只好用手让他的眼睛不再看到这个世界的血腥!

Z大的突破是那个日本士兵的描写!他是众多野兽中心善的一员,不太忍心杀人,同情并喜欢上慰安妇百合子,想娶她做妻子,想迅速带她回日本一起过平静的生活。

可以想象入伍非他所愿,杀人于心不忍,对这场大屠杀看不过去却只能是绝对服从,归乡之心带出一袅袅温暖的生活味道。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战争狂,并不是所有的日本兵都是野兽,在淡化国藉种族地域之后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和其在战争中的压抑扭曲。

遇难者中国人当然也有日本人,他们也有家庭,他们的行为造成中国的大灾难也造成自己家庭的小灾难,隔海相望,两位母亲将同时为儿子守灵,或者连母亲也遇难...

到这里我体会出一种原谅,一种对恨的化解,灾难从来都是双向的,祸首不是一个民族,不是一支部队,而是像希特勒这样有权又有野心的战争疯子!Z后揭示永恒的主题:和平!

那个日本兵Z后自杀了,说了句很经典的话“活着比死了更累吧?”

他的自杀说是赎罪不如说是解脱。侵略中国情非得已,遇到自己爱的人却发现她不属于自己,而是许多人的泄浴工具,Z后孤独死去,活着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了,爱人兄弟皆亡矣,回国何益?

拉贝秘书用几百战俘换取妻儿和更多难民的性命似乎有些汉奸性质,实则是明智之举!原来有时所谓的汉奸也是很痛苦的!在被枪毙前他的一句“我老婆肚子又大了”充满豪迈和希望。

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和对仇恨的深度剖析是本片的亮点。

拉贝日记》就有些个人传记的味道,亮点是德国本部召他回国时的矛盾心理,去留间真实地展现内心活动,有很高的真实性,同时从开始到后来对国际救助中心的态度转变也是妙笔,突破以往一面性的描写,更多的心理描写态度转变更为写实,有转变才有成长,才显不凡。但大屠杀成为背景,对历史的展开度不够。

各有所爱吧!

和平,发展!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粉饰俏面 大学四年级

看拉南京,南京。没看拉贝日记

荒芜的世界 得意陪审团

拉贝很伟大。。。

ringring 大学四年级

满早之前滴片子了列....

安德鲁森胖子 超级意粉

都看过 。。。。

宝宝金水 博士一年级

内容被自动屏蔽

渲峰工作室 小学三年级

南京可怜的同胞们……哎……

肉哆哆ωω 大学四年级

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

看后的感觉都是中国群众那个时候真的是麻木了

比如《南京南京》里面的,两个还是几个日本兵,发现一个教堂,里面黑压压的全部都是中国难民,结果呢,那两个小日本把数千计的中国人全部俘虏了,我很无语……

《拉贝日记》Z后拉贝要走了,那些中国群众一个个欢呼雀跃,呼喊万岁,我真不晓得他们高兴什么?万岁什么?他们把拉贝当神,把个人当神,依赖别人的救赎,却不知道自己救赎自己,真是可悲。

反正这两个电影除了让我记住日本的灭绝人性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自省,旧社会被奴役被压迫的麻木的人民,为什么会被小小的日本践踏侮辱,其实很大的责任是我们自己。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