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路上的“小南鲸”以经营野味菜为主。环境不错,服务周到,菜品味道只算中等。有次去吃,点了蟹黄豆腐,厚厚的一层油浮在上面,很腻。记忆Z深刻的是:一份叫”妙龄乳鸽”的菜,服务员介绍:是由出生仅18天(记不清是不是的了,反正这鸽年龄小)的鸽子烹制而成的,听后顿觉人类的口腹之欲实在是贪婪,连这么小的动物也不放过,虽然味道鲜美,但也不忍下筷了。
“锅加锅”和“泰吉”都是火锅店,“锅加锅”是近两年开的外来连锁火锅店,“泰吉”开业可能都有7、8年了,是武汉本地人开的。从两家的店面装修和营业面积来看“锅加锅”略胜一筹。从火锅的味道来进行比较,也是“锅加锅”强于“泰吉”。其实早几年,泰吉的自助火锅中,清汤是会下入一条鲫鱼的,那个味道真是鲜美,而且那时花蟹、北极甜虾可以任吃,整个火锅味道一点也不比其它知名火锅店差。但自去年“泰吉”重新装修后,味道就远逊于以前,自助中也取消了几类菜品,不太实惠了。我还蛮怀念以前在“泰吉”吃自助火锅的那段日子。
“安莉芬”西餐厅,也开了有几年,进去过一次,但里面的环境不太好,沙发、桌子都蛮陈旧的,光线晕暗,所以没点单就出来了。吃西餐时,对就餐环境的讲究也是蛮重要的,要知道在典雅的环境中品味美食才是一种享受。
“安莉芬”隔壁是家叫“陆家巷”的土菜馆(好像是这名),其前身是“王牌世家”,当初“王牌世家”是经营自助餐的,开始是38/人,后来生意不太好,降成了28/人,但也没多大起色,撑了一段时间就改为现在的“陆家巷”土菜馆了。这家菜馆以经营土菜和湘菜为主。我几次去都没菜单,每天的菜式都是写在一块黑板上,客人要自已看了后再告诉服务员菜名,才能下单。因为前身是家自助餐厅,环境还算雅致,菜品价格公道,也符合武汉人的口味,人气也旺多了。我记得里面有道“排骨烧鱼”,还不错,口味比较重。
“罗莎牛排”刚开业那段时间,它的煲仔饭、牛排做得还蛮地道,但这段时间就差多了,生意也一般,吃客不算多。
“小台湾”和“越秀”都是台北路的老餐厅,“越秀”的财鱼火锅一直就蛮有口碑,“小台湾”都是些家常菜,但总感觉环境蛮嘈杂。去过一次,就没去了。
“雾都”自打它搬家后就没去过了,以前工作餐经常在那解决。可能是吃得多了,腻味了。说句实在话,“雾都”的川菜做得还是蛮正宗的,原来带一个四川客户去过,那四川人都说和家乡味差不多,地道!“雾都”也做红豆沙,个人觉得比“甜蜜蜜”的还美味。不知搬家后味道是否还是和原来一样,它的菜还算有点小贵。
对于24小时营业的连锁店“甜蜜蜜”来说,为食客提供随时就餐的便利就是它的一大特色。以前加班到深夜时,常和同事们去那里消夜,它的味道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台北新视听”里也提供自助餐,好像也是68/人,菜也蛮丰富,有三文鱼、基围虾等。总之和“金色池塘”差不多,因为开业时间短于“金色池塘”,所以环境比较而言更清雅!
哦!大名鼎鼎的“黑皮”牛杂也在这条路上,开了很多年,它的锅贴和牛杂是它长盛不衰的秘诀。
台北路也算是武汉老资格的美食据点,餐厅类型较为丰富,与之相邻的云林街上也有几家餐馆还不错。食家们有时间可以在这一带转转,都会有一定的美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