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很多家长带孩子检查或治疗多动症,在这其中,一些孩子确实患有多动症,而另外一些孩子只是活泼好动,但却被家长和老师扣上了多动症的“帽子”。
8月22日,一位年轻的妈妈带儿子走进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专家门诊,接诊的主任医师杨勤主动跟孩子打招呼并请他作自我介绍,没想到孩子脱口而出:“我叫刘宇轩(化名),今年7岁,上二年级,我有多动症”。
莫给小调皮乱扣“帽子”
从事儿保工作几十年的杨勤着实被这个介绍震惊了。杨勤首先给孩子做检查,了解其协调能力和平时表现,之后请孩子在门口坐一下,单独跟孩子妈妈进行交谈。孩子的妈妈张女士介绍,儿子在家特别调皮好动,身体像装了马达,玩起来不知疲倦。儿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里人经常训斥他说“你这么不听话,肯定有多动症”。可能时间久了,孩子记在心里了。但杨勤为张女士的儿子进行多动症量表测试后,结果证明孩子并非患有多动症,只是活泼好动而已。
杨勤介绍,暑期,很多家长带孩子来排查多动症,在就诊过程中,很多家长毫不避讳地当着孩子的面向医生“控诉”孩子的顽劣,在家里也喜欢给孩子随意扣上多动症的“帽子”,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心里暗示:自己不守规矩、调皮捣蛋是正常的,因为自己患上了多动症。“这样往往会助长孩子不良的行为,对其心理发育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杨勤说。
杨勤介绍,儿童多动症是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性疾病。我国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3.0%~10.0%,其中男童是女童的3倍。她提醒家长,孩子是多动还是好动,家长一般难以识别,可带孩子到儿童保健科就诊,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扣上多动症的“帽子”。